放翁爱国岂寻常,一记南园目论狂。
倘使平原能灭虏,禅文九锡亦何妨。
【注释】
王述庵论诗绝句诋諆放翁感而赋此:王述庵,名炎,字述庵;“论诗”指他写的《论诗绝句》:诋諆,诋毁。“放翁”指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园”,这里泛指他退居的山居。目论狂:“目”是“以……为”,“论”是“说”;意即把陆游比作一个爱说大话而又狂妄的人。倘使平原能灭虏,禅文九锡亦何妨:“平原”,指汉末名将张辽;“禅文九锡”,“封禅”后给有功之臣的赏赐,这里借指陆游对国家有功却不受重用,有怨言。
【赏析】
陆游爱国之心始终如一,其爱国思想与主张在诗中多有体现。但有时过于偏激,故被一些人指责为“放翁”。本诗就是针对这种看法而写的,表达了作者对陆游的理解和赞扬。首句写陆游之狂。诗人以“南园”代指山居,“目论”则表明诗人认为陆游好发议论。“放翁”指陆游。“爱国岂寻常”一句是说陆游对国家的热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非常深厚的。次句写陆游的议论,诗人认为陆游虽然好发议论,但他的议论却有价值,值得称道。“倘使平原能灭虏,禅文九锡亦何妨”一句意思是说,如果张辽真的能消灭敌人,朝廷赐给他的封地和官爵(禅文九锡),又有什么妨碍呢?这两句是对前人误解陆游的批评和反驳。
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朴实,但感情充沛,意蕴深厚,表现了作者对陆游的崇敬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