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从白下访良朋,儗识荆州憾未能。
郑国名卿思惠济,焦山胜地许同登。
秣陵土厚文思壮,浙水源清气宇澄。
更羡淞阳时税驾,主盟诗社兴飞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首联“昨从白下访良朋,儗识荆州憾未能”,写诗人昨天从南京来到朋友家去拜访老朋友,希望能在荆州结识这位贤者,可惜未能实现。“拟识”的意思是“希望认识”,“荆州”指东汉末年的荆州牧刘表。这两句是说诗人昨天从南京来到朋友家去拜访他,想在这里认识刘表。可是未能如愿。诗人用典,表明他对结交贤才的热切愿望和对未果的惆怅心情。

颔联“郑国名卿思惠济,焦山胜地许同登。”意思是说:我想起了春秋时期的郑国大夫子产,他是有名的政治家兼改革家,他的政策使国家安定繁荣。我想到那著名的焦山胜地,和大家一起登上去,一起欣赏美景。这两句中诗人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引用了“子产”,一个则是引用了“焦山”。前者是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后者则是著名的风景胜地。

颈联“秣陵土厚文思壮,浙水源清气宇澄。”意思是说:我们生活在南京,这里土地肥沃,文化氛围浓厚,文思敏捷,气质高雅。这两句诗中,诗人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秣陵”,另一个则是引用了“浙水”。前者指今南京市,后者则是指杭州附近的钱塘江。《史记·货殖列传》载:“夫江南之地,地广人众,贫士亦得裂土封侯,故其民殷乐昼夜干涂,上虽病疾可也。”这里的“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而南京地处江南,所以被称为“江南”。

尾联“更羡淞阳时税驾,主盟诗社兴飞腾。”意思是说:我更加羡慕那些喜欢在春天到松江一带游玩的人们,他们在春天乘船游玩,欣赏美景,抒发情感。他们的精神非常高尚,令人敬佩。这两句诗中,诗人又使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引用了“淞阳”,二是引用了“松江”。松江是吴地一条重要的河流。松江之东为吴郡,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为会稽,即今浙江省绍兴县。松江两岸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诗人通过描写松江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热爱自然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高风亮节。诗人最后还提到了“诗社”,这是中国古代文人之间经常组织的集体活动。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游历松江的人们一样,在诗歌创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答案】

昨夜从白下访良朋,拟识荆州憾未能。

郑国名卿思惠济,焦山胜地许同登。

秣陵土厚文思壮,浙水源清气宇澄。

更羡淞阳时税驾,主盟诗社兴飞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