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客南迁雁未来,百年怀抱向谁开。
遥瞻爨玩行师地,颇惜承明著作才。
三策平边官豸节,一言耸听失乌台。
水曹诗事谁能说,回首觚棱有百哀。

【注释】

  1. 词客:诗人,即作者。
  2. 南迁: 指唐玄宗逃到四川后,许多官员、诗人都纷纷南迁。
  3. 百年怀抱: 意谓诗人的抱负和情怀。
  4. 爨玩: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支,这里指云南。
  5. 承明著作才: 指汉文帝刘恒,他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有“文景之治”的美名。此处以汉代为喻。
  6. 三策平边官豸节: “三策”,指汉武帝派卫青三次出击匈奴。
  7. 一言耸听失乌台: 乌台是御史的办公处所。此处指唐代李林甫因谗言获罪,被贬为巫州刺史的事。
  8. 水曹诗事谁能说: 指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所作的《琵琶行》等诗作。
  9. 觚棱:古代宫门两旁的楼角,此处借指朝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追忆往昔,感慨今日,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与认识。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时代背景。诗人作为南迁之词客,怀揣着百年的抱负和理想,却不知向谁倾诉。这种无奈的情感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第二句进一步展开了这一情感。遥望着云南爨玩之地,诗人不禁惋惜自己昔日在承明著作时的才华未得施展,而如今却只能遥望远方。这种失落感使得诗人更加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第三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诗人回忆起汉代文帝刘恒善于听取大臣意见的故事,以此比喻当今朝廷中仍有人才可用。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李林甫因谗言获罪,被贬至巫洲刺史一职。这一事件使得诗人深感朝廷用人不公,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的一面。
    第四句则是诗人对当前形势的深刻反思。他认为现在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需要有人站出来拯救国家。然而,现实中却缺乏这样的英雄人物。这种担忧和忧虑使得诗人深感无奈和悲凉。
    最后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回顾了自己的历史和现实经历,感慨万千。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和反思现实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此简单,许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因此,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的时光,努力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一首具有很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