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绿猗猗,萧疏亦淡宕。
中虚节弥坚,不卑亦不亢。
心视桃李姿,秾郁非所望。
造物本无心,赋畀各有当。
春华几时荣,秋霜忽凋丧。
郁郁几寒期,松柏情相况。
不愿众人知,惟期幽人访。
岂不羡繁华,零落恐滋怅。

【注释】

感怀: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修竹:高耸挺拔的竹子,此处指隐士的生活。

猗猗:茂盛的样子。

萧疏:稀疏、疏落。

亦淡宕:淡泊超然。

中虚:内心空明。

节弥坚:节操更加坚定。

心视桃李姿:用“心”来看待桃花李花的娇艳姿色。比喻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秾郁:繁茂艳丽。

造物:自然万物。

赋畀:赋予。

各有当:各有适合的用途。

春华:春天的花朵。

几时荣:什么时候能繁荣兴旺。

秋霜:秋天的寒霜。

凋丧:衰落、凋零。

松柏:常绿树木,象征长青不老、坚强不屈的精神。

幽人:隐居深山的人。

况:比照、对照。

不愿众人知:不愿意让世俗之人知道。

惟期:只希望。

幽人访:有志于隐居的人来拜访。

繁华:指人间的热闹和富贵。

滋怅:引起惆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修竹绿猗猗,萧疏亦淡宕。”写诗人看到高耸挺拔的竹子,心中生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颔联“中虚节弥坚,不卑亦不亢。”写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傲慢自大。

颈联“心视桃李姿,秾郁非所望。造物本无心,赋畀各有当。”诗人用“心”来看待桃花李花的娇艳姿色,比喻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使命,不必过于羡慕。

尾联“春华几时荣,秋霜忽凋丧。郁郁几寒期,松柏情相况。”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春天的花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凋零,秋天的霜也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他用松柏来比喻自己,即使面临严寒,也要像松柏那样坚韧不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标准的坚持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