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庐陵宿望隆,仍于载笔见公忠。
斯文维系千秋责,晚节艰难一篑功。
先正有灵方策在,鲰生报国此心同。
汗青终得桑榆慰,莫为嗟麟虑道穷。

赵次珊馆长重逢乡举之年同人各以诗纪奉呈二律

涑水庐陵宿望隆,仍于载笔见公忠。

斯文维系千秋责,晚节艰难一篑功。

先正有灵方策在,鲰生报国此心同。

汗青终得桑榆慰,莫为嗟麟虑道穷。

【注释】

涑水:指涑水流经的山西永济县一带。庐陵:即庐陵郡,是古代江西南昌地区古称。宿望隆:意思是长久的期望和声望。载笔:书写文章的意思。见公忠:意思是看出您是一位忠臣。斯文:这里指文化、学术。维系:保持;支持。一篑功:指建造土山用筐装满土后,最后一筐土落下,不能完成整个工程。桑榆:夕阳,这里指晚年。骥(jì):千里马。比喻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同僚们一起作的诗歌,用来表达他们对于赵次珊馆长的敬仰和怀念。

首句“涑水庐陵宿望隆”,表达了对赵次珊馆长的深厚期望和崇高声望。这句诗中的“宿望隆”意味着长久的期望和声望,而“涑水”和“庐陵”则分别指的是山西永济县和江西南昌地区的地理标志,这两句合起来就表达了诗人对赵次珊馆长的赞美和敬意。

接下来“仍于载笔见公忠”,这句话的意思是,仍然通过写作来表达对赵次珊馆长的尊敬和忠诚。这里的“载笔”指的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见公忠”则表示看到赵次珊馆长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品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赵次珊馆长忠诚品质的赞赏和钦佩。

诗中转入对赵次珊馆长的评价:“斯文维系千秋责,晚节艰难一篑功。”这句诗中,“斯文”是指文化和学术,而“维系”则表示保持和支持。所以整句话的含义是说,赵次珊馆长在维持和发展文化和学术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而“晚节艰难一篑功”则表示赵次珊馆长虽然年纪已大且面临困难,但他仍然坚持努力完成了一件重要的工作,即建造了一座高高的土山。这里的“一篑”是古代建筑术语,表示最后一步的台阶,如果没成功就会前功尽弃,而如果成功了就能建成完整的土山。因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赵次珊馆长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的赞美和敬佩。

诗人继续对赵次珊馆长进行了评价:“先正有灵方策在,鲰生报国此心同。”在这里,“先正”是指历史上的贤明君主或者高尚的人物,而“方策”则是指策略和方法。所以整句话的含义是说,如果有贤明的君主或人物在世的话,他们会制定出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而作为后人,我们也应当效仿并实践这些策略和方法。而这句诗句也表明了诗人与赵次珊馆长的志同道合,共同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最后一部分则是诗人对赵次珊馆长个人的祝愿:“汗青终得桑榆慰,莫为嗟麟虑道穷。”在这句诗中,“汗青”是古代一种用墨水写字的纸,通常用来记录历史事件或人物事迹。“终得桑榆慰”则表示最终能够得到安慰和满足,而“莫为嗟麟虑道穷”则表示不要因为担心未来的路而感到忧虑和困惑。这句诗句传达了诗人对赵次珊馆长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晚年得到安宁和满足,同时也希望他能继续保持对政治的热情和关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首诗通过对赵次珊馆长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情谊和尊敬之情,并通过对赵次珊馆长个人品质和成就的评价,展现了他的卓越形象和高尚品质。同时,这首诗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切和期待,以及他对自己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