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史局君先去,十载闻声只慕思。
岁月编摩惊易逝,风云扰攘叹方滋。
藏山毋忽千秋业,攻错还期一字师。
今日相逢真恨晚,白头愧对汗青时。
次韵酬袁洁珊
我来史局君先去,十载闻声只慕思。
岁月编摩惊易逝,风云扰攘叹方滋。
藏山毋忽千秋业,攻错还期一字师。
今日相逢真恨晚,白头愧对汗青时。
注释:
- 我来史局君先去,十载闻声只慕思:我来到史局(即史馆)的时候,你(袁洁珊)已经先一步离开了,十年来我一直听说你的名声和成就,心中一直仰慕你。
- 岁月编摩惊易逝,风云扰攘叹方滋:岁月匆匆流逝,编撰史书(即编纂历史记录)的重任让我感到震惊;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疾苦,我对此深感忧虑和叹息。
- 藏山毋忽千秋业,攻错还期一字师:我立志要为国家的历史事业贡献力量,即使隐居山中也不放弃;学习前人的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学问水平,期待有一天能够成为一位对历史研究有贡献的大师。
- 今日相逢真恨晚,白头愧对汗青时:今天终于有机会与你相见,真是遗憾不已;我已经年近花甲,愧对那些为历史书写而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表达了诗人对袁洁珊的敬仰之情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赞誉。诗人以“我来史局君先去”开篇,点明了自己来此的目的——学习前辈们的学问。接着,诗人回忆起与袁洁珊相识的情景,感叹时光荏苒,感慨万千。在随后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学术水平的自谦以及对历史研究者的敬意。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自己职责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