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宿郎官感夙因,沧桑留得后凋身。
耽诗花萼追先集,营墅峨眉有替人。
已见钜编刊玉海,更搜遗献辑珠尘。
梓乡文物欣重振,端赖君扶大雅轮。

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比年祝丹卿颇事提倡,谢幼陶力任编校印成顾氏江上诗钞,又辑续钞搜访故家,编印江阴先哲遗书亦成十馀种,风气为之一振。赠诗张之二首赠幼陶

列宿郎官感夙因,沧桑留得后凋身。

耽诗花萼追先集,营墅峨眉有替人。

已见钜编刊玉海,更搜遗献辑珠尘。

梓乡文物欣重振,端赖君扶大雅轮。

【注释】列宿:指古代天文中以星宿名的官职,此处泛指朝廷中的官员。郎官:指朝廷中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吏。夙因:指早先的原因。沧桑:指世事变迁。后凋身:指晚节不保的人。耽诗:喜爱诗歌。花萼:指花朵萼片。先集:指前人的诗集。巨编:指大型著作。玉海:指《太平御览》,这是一部类书。珠尘:指珍贵的书籍。梓乡:指家乡,这里特指江阴。重振:恢复、振兴。君:对人的敬称。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自己出生地江阴地区文化复苏的感慨之作,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幼陶的支持和鼓励。

首句“列宿郎官感夙因”,诗人感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深受家乡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氛围使得他从小就对文献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时代变迁,许多前辈的著述已经难以寻觅,这使得诗人感到非常遗憾。

颔联“沧桑留得后凋身”,诗人用“沧桑”来形容世事的变迁,强调了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逝。而“后凋身”则是指那些晚年才有所成就的人物,他们虽然在年轻时可能已经才华横溢,但在晚年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发挥。这种对比让诗人感到惋惜。

颈联“耽诗花萼追先集,营墅峨眉有替人”,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诗歌领域。他认为,尽管前辈们的诗文已经遗失,但仍然可以通过他们的诗歌来追寻先人的足迹。同时,他也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因为有些人物虽然曾在某个时期崭露头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地位已经被取代。

尾联“已见钜编刊玉海,更搜遗献辑珠尘”,诗人总结了自己的努力,他已经出版了一部大型的著作《玉海》,并且还整理了许多珍贵的遗稿。这些成果不仅恢复了家乡的文化传统,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也表达了他对友人幼陶的赞赏和支持。他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评价,也成为了江阴地区文化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