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咏追思五十年,一麾江海去联翩。
凄音早咽山阳笛,遗墨还留灞岸篇。
破碎河山更浩劫,雕零朋辈剩孤弦。
多情小阮劳存问,话到黄垆倍黯然。

【注释】

霓咏:指《霓裳羽衣曲》中的咏,此指咏叹声。五十年:唐玄宗时,乐工雷海青因善舞《霓裳羽衣》被选入宫,号“紫云回”。后以“霓咏”代称歌舞之曲。一麾(yī huī):指一纸官文。联翩:接连不断。山阳笛:晋王献之爱妾苏氏善吹笛,王死后,遗命葬于江边,墓旁有石人石马,相传为苏氏吹笛处,后人称之为《山阳笛》。灞岸篇:指《长恨歌》。灞岸,即灞桥,在今陕西长安东南,为送别之地。黄垆:指汉文帝陵墓,在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黯然:忧伤的样子。小阮:即阮咸,字伯雅,西晋音乐家。存问:慰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宣城同窗好友恽孟乐的怀念之作,抒发了与友人分别后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共五章,每章八句,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叙事议论,结构严谨。

首章“霓咏追思五十年”,起笔就点明时间之久、感情之深。“霓咏”二字,既点出了《霓裳羽衣曲》的主题,又暗含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深似海之意。“五十年”,既是实写两人相识相知的时间之长,又是虚指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句还暗含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之久。

二章“一麾江海去联翩”,承接上文,写友人即将离开宣城而去江海。这里的“一麾”,既指一纸官文,也暗含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之意——愿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展宏图。“联翩”,指连绵不断。这里既形容友人离去的情景,又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这两句诗将友人离去的情景描绘得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

三章“凄音早咽山阳笛”,继续描绘友人离别的情景。“凄音”二字,既写出了友人离去时的凄凉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山阳笛”,既指友人离去时吹过的笛子,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这一句诗将友人离去时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

第四章“遗墨还留灞岸篇”,承接上文,写友人离去时留下的诗篇。“遗墨”,既指友人离去时留下的诗篇,又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灞岸篇”,既指友人离去时留下的诗篇,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一句诗将友人离去时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回味无穷。

第五章“破碎河山更浩劫”,承接上文,写战乱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灾难。“破碎”,既指战乱给国家带来的种种苦难,又暗含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之情。“河山”,既指国家,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之心。这一句诗将战乱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灾难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深感痛心疾首。

第六章“雕零朋辈剩孤弦”,承接上文,写战争结束后,许多朋友都离乡背井,只剩下自己一人独守空房,感叹自己的孤独。“雕零”,既指战乱结束后的荒凉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对战乱的无奈之情。“朋辈”,既指朋友,也暗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这一句诗将战乱结束后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深感痛楚。

尾章“多情小阮劳存问,话到黄垆倍黯然”,承接上文,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多情”,既指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又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黄垆”,既指汉文帝陵墓,又是诗人对友人的敬称。这一句诗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深感悲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