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平芜大泽乡,野人茅屋祀陈王。
早知屠狗英雄尽,疏蓼枯杨古战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重点诗句加以分析。
“莽莽平芜大泽乡”,写诗人在茫茫平原上,来到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大泽乡。“莽莽”,形容大地平坦宽广,这里指广阔的原野。“平芜”,指长满草的平旷之地。这句的意思是说,辽阔的原野上草木繁盛,荒凉一片。
“野人茅屋祀陈王”,写诗人来到一个村落,只见茅屋稀疏地散落在四周。“野人”,即山野之人。“茅屋”,简陋的屋子。“陈王”,指陈胜。陈胜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他曾经在大泽乡领导农民起义,后来失败,被处死。“祭祀”一词,说明这个村庄是陈胜的故乡,诗人在这里祭拜的是为农民起义而牺牲的英雄陈胜。
“早知屠狗辈”,意思是说如果早知道这些杀狗的人都是些英雄的话。“屠狗”,指杀狗者。“辈”,代词,类,辈出的意思。“英雄”,指陈胜。“早知”一词,表明诗人早已知道这些杀狗者是些英雄人物,只是未曾想到他们的真正意义,他们其实是为了反抗暴君而起义的。
“疏蓼枯杨古战场”,意思是说那些杨柳稀疏的地方就是当年陈胜等英雄们的战场。“疏蓼”,稀疏的杨柳。“枯杨”,干枯的柳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杨柳稀疏的地方,就是当年陈胜等人所进行战斗过的地方。
“疏”“枯”两字,用得极为传神,写出了战火摧残后的荒芜景象,更突出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感。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情之作。首句写诗人来到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大泽乡,广阔无垠的原野上草木繁盛,荒凉一片。第二句写诗人来到一个村落,只见茅屋稀疏地散落在四周,这里是陈胜的故乡,诗人在这里祭拜的是为农民起义而牺牲的英雄陈胜。第三四句写诗人早知道这些杀狗的人都是些英雄的话,其实他们都是为了反抗暴政才起义的,他们其实是一群英雄,只是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真正意义罢了。最后一句写那些杨柳稀疏的地方就是当年陈胜等人所进行战斗过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