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不厌深,近山居亦好。
灵岩与穹窿,庭闼贮瑰宝。
苍苍乔木色,石塘净如扫。
几辈林下公,菟裘愿终老。
市集橛头船,家藏箭子稻。
方笑商颜中,沈冥啖芝草。
【注释】
入山不厌深:指深入山林。
近山居亦好:靠近山居住也很美好。
灵岩与穹窿:指灵岩寺的岩石和穹窿山。
庭闼贮瑰宝:庭园的门窗里贮藏着珍贵的宝物。
苍苍乔木色,石塘净如扫:青翠的乔木的颜色,清澈的石塘好像用扫帚清扫过一样。
几辈林下公:几代人居住在林下。
菟裘愿终老:像《诗经》中说的“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孰知其非”一样,希望终身享受这种生活。
市集橛头船:市集上摆卖着短小的木船。
家藏箭子稻:家中收藏着箭杆和稻米。
方笑商颜中,沈冥啖芝草:正在笑着商汤王在有虞氏之都沉于河底而得天下,沈冥者吞食灵芝草以成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及隐居生活的诗。诗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写进入山林,愈入愈深,愈觉山美;近山居亦好,表明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颔联写山中的灵岩寺、穹窿山,以及庭院门扉内珍藏的珍品宝物。颈联描绘山中林木葱茏、溪水澄清的景色。尾联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乐趣,以及他追求的理想境界。全诗语言朴素平实,意境清新隽永。
此诗是写隐逸生活。前六句写入山之乐,后两句写隐退之趣。
首联写进入山林的情趣。“入山不厌深”是说越往深处走越感到快乐,说明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喜爱。“近山居亦好”则进一步点明题旨。“好”字既指环境之美,也指心境之适。
颔联写山林之景。“灵岩”指山中的寺庙或岩石,“穹窿”指山峰。“庭闼贮瑰宝”即庭门内收藏着许多珍宝。“瑰宝”指名贵物品。这里比喻山中景物的美好。“苍苍乔木色”、“清若扫”、“数辈林下公”、“菟裘愿终老”等句,皆极言山林景物的秀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赞美隐逸生活的情趣。
颈联写隐士的闲适生活。“市集橛头船”,市中只有短船,没有长船,说明市场简陋。“家藏箭子稻”,家中储存了箭杆,又储藏了稻米,说明生活节俭。“方笑商颜中”,“商颜中”是《庄子·让王篇》中齐相晏婴的故事,说他死后齐国百姓为他哭泣时,哭声震天动地,连商汤王听到都很惭愧。此处借指自己虽身处乱世而能保持高洁的节操,不为俗世所染。“沈冥啖芝草”典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意思是大椿树可以活八千年,所以长寿。这一句说自己追求的是长生不老,超脱尘嚣的高远境界。
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刻画了一幅幽静淡雅的山水画,抒发了作者归隐田园的愉悦情怀。全诗风格朴实自然,意境清丽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