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西郊卅里驰,独从江上拜神祠。
东周已往风流在,南国多贤领袖推。
千载家声承至德,四朝庙貌表隆仪。
世人事后持迂论,试与摩挲至圣碑。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的热爱。
诗句解释:
- 策马西郊卅里驰,独从江上拜神祠。
- 策马:骑马。西郊:指西边的郊外地区。卅里:三十里。驰:疾行。
- 独从江上拜神祠:只身来到江边的神祠前进行祭祀。
- 东周已往风流在,南国多贤领袖推。
- 东周:泛指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代。
- 已往:已经过去。
- 风流:指当时的文化繁荣和风尚。
-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
- 多贤领袖推:有很多优秀的领导者被推崇。
- 千载家声承至德,四朝庙貌表隆仪。
- 千载:一千年。
- 家声:家族的声誉。
- 至德:最高的道德。
- 四朝:指历史上的四个朝代。
- 庙貌:神庙的容貌。
- 表隆仪:展示着庄严的礼仪。
- 世人事后持迂论,试与摩挲至圣碑。
- 世人:指当时的人。
- 事:指过去的事情。后:后来。
- 持迂论:持有迂腐的理论。
- 摩挲:轻轻触摸。至圣碑:最神圣的石碑。
译文:
我骑上了马,向西郊疾驰了三十里,独自前往江边的神祠祭拜。东周时期,那里曾经风华正茂,南方有许多贤能的领导者被推崇。千年以来,我们家的声誉继承了最高的道德,四个朝代的庙宇容貌都展示了庄严的礼仪。现在世人只是事后拿着迂腐的理论,让我试着触摸那最神圣的石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成都草堂的生活,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怀念。诗中通过对古时东周、南国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和领袖人物的风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