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儒纷纷訾讲学,如公成就犹雌黄。
蚍蜉撼树何足较,临风一笑增慨慷。
读书台前剔藓读,白袷凉袭岩桂香。
燕然山铭尚逊此,直扫月露风云章。
擘窠楷正妙结构,俨若冠剑立庙廊。
此山此刻并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王文成纪功石刻》:

  1. 陋儒纷纷訾讲学,如公成就犹雌黄
  • “陋儒”指的是那些学识浅薄的人。他们在议论学问时,往往只看到表面而忽视了实质。这里用“雌黄”来形容他们的评说如同涂抹了颜色的黄纸,显得不真实且容易褪色。王文成的学问和成就,就像是经过反复修改的黄纸,虽然经历了多次推敲,但始终坚固可靠,不会被轻易否定。
  1. 蚍蜉撼树何足较,临风一笑增慨慷
  • 这句诗通过比喻来表达王文成的成就。”蚍蜉”是昆虫的一种,体型小,力量有限,无法撼动大树。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自认为强大的人或事,实际上却不堪一击。王文成的成就就如同巍峨的大树,即使面对蚍蜉般的小挑战,也毫不畏惧,从容应对,展现出他的大智慧和大胸怀。”临风一笑”则描绘了王文成面对困难时轻松愉快的态度。他的笑容中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仿佛在告诉世人,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事情,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迎难而上,化解危机。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王文成的敬佩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理解。
  1. 读书台前剔藓读,白袷凉袭岩桂香
  • 这句诗描绘了王文成在读书台前的勤奋景象。他坐在石台上,手持书卷,专心致志地阅读。他不仅认真阅读,而且还细致地清理台前的藓苔,确保阅读环境的整洁舒适。这种精神令人钦佩。同时,他还身着洁白的衣物,与周围的岩石和桂花香气相融合,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两句共同展现了王文成勤勉好学、注重细节的精神风貌。
  1. 燕然山铭尚逊此,直扫月露风云章
  • 这句诗比较了王文成的功绩与古人留下的燕然山铭相比。尽管后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但王文成的这一成就更为卓越,其意义深远。他的作品就像直扫月露、席卷风云的篇章一样,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震撼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王文成的高度评价和赞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1. 擘窠楷正妙结构,俨若冠剑立庙廊
  • 这里的“擘窠”指的是刻字时用刀在石上开凿出方形孔洞的动作,“楷”是指书法中的楷书,“结构”则表示文字的布局和组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王文成在书法上的造诣达到了极致,他的文字如同冠剑一般锋利有力,站立于庙廊之上,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不仅是对王文成书法艺术的赞誉,也是对他人品和才华的高度肯定。
  1. 此山此刻并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文成事迹的赞美和敬意。他认为,王文成所建立的这座山峰和这个时刻都是不朽的,它们将永远受到风雷的呵护,散发出持久而耀眼的光芒。这不仅是对王文成的赞扬,也是对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们的认可和尊重。这句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人们要像王文成一样,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文成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学识、才智、勇气和人格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文学的艺术美。它不仅是对王文成的颂扬,更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