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俯瞰暮烟屯,郁郁羁怀托酒尊。
北向云山终破碎,西来浊浪太奔浑。
闲看倦鸟归飞急,静听行人争渡喧。
巨壁高崖自千仞,不随砥柱障三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从诗句中的关键词入手,分析诗句的意思。同时要注意诗中注释和赏析的内容。此题的注释在最后一段,因此需要结合注释分析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

“凭阑俯瞰暮烟屯,郁郁羁怀托酒尊。北向云山终破碎,西来浊浪太奔浑。”意思是:登上高楼,凭栏远眺。暮色四合,烟雾弥漫,远处的群山在暮色中显得朦胧不清,仿佛随时都会崩解。近处的黄河波涛汹涌,水色混黄浑浊。

首联写登高所见,以景衬情;颔联写登高所感,用典抒怀。

颔联“北向云山终破碎”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之情。而“西来浊浪太奔浑”,则直接写出了自己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悲伤。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还体现了其豪迈的气概和胸怀。

“闲看倦鸟归飞急,静听行人争渡喧。”意思是:看着倦鸟急于归巢,听着行人争相渡河的声音。

尾联“巨壁高崖自千仞,不随砥柱障三门。”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有千丈之高,它们不会阻挡三门关的水流。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景色之美,又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

【答案】

凭阑俯瞰暮烟屯,郁郁羁怀托酒尊。北向云山终破碎,西来浊浪太奔浑。闲看倦鸟归飞急,静听行人争渡喧。巨壁高崖自千仞,不随砥柱障三门。

译文:

站在楼台上,我凭栏远眺暮霭蒙蒙的山峦,郁郁寡欢的心情寄托在这杯中的美酒之中。望着北面的云彩山脉终将崩溃,西边的黄河水色浑黄浑浊。看着疲倦的鸟儿急切地往回飞去,听着人们争相渡河时发出的喧闹声音。高耸入云的山峰有千丈之高,它们不会阻挡三门关上的水流。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秋。诗人因见国事日非,故登兴国之西门楼,凭高临下,眺望中原形势,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首联“凭阑俯瞰暮烟屯,郁郁羁怀托酒尊”。意思是:登上高楼,凭栏远眺。暮色四合,烟雾弥漫,远处的群山在暮色中显得朦胧不清,仿佛随时都会崩解。近处的黄河波涛汹涌,水色混黄浑浊。诗人在这里借眼前之景,抒胸臆之思,表达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颔联“北向云山终破碎,西来浊浪太奔浑”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之情。而“西来浊浪太奔浑”,则直接写出了自己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悲伤。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还体现了其豪迈的气概和胸怀。

“闲看倦鸟归飞急,静听行人争渡喧”的意思是:看着疲倦的鸟儿急于归巢,听着行人争相渡河的声音。诗人在这里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并以此表达出自己的无奈与悲伤心情。

末联“巨壁高崖自千仞,不随砥柱障三门”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有千丈之高,它们不会阻挡三门关上的水流。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景色之美,又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

全诗写景、抒情、议论交织在一起,既有深沉的感情色彩,又有豪放的气概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