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月明夜,携行高达夫。
幽人不可即,顾影生踟蹰。
霜鹤一声唳,寒梅花著芜。
归来眠未稳,梦已到林逋。

月夜偕高,寄意泉访树君先生

不遇,幽人独立,霜鹤一声,寒梅孤傲

满地月明夜,携行高达夫。
幽人不可即,顾影生踟蹰。
霜鹤一声唳,寒梅花著芜。
归来眠未稳,梦已到林逋。

诗歌赏析

第一句:

“满地月明夜”

  • 意象分析:月光如洗的夜晚,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明月洒满大地,为诗人的探访之旅提供了光明与指引。
  • 象征意义:“满地”暗示着诗人的行动及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明月不仅照亮了前行的路,更象征着心灵的澄明和智慧。

第二句:

“携行高达夫”

  • 动作描述:诗人携带友人一同前往,显示其行动的坚定与决心。
  • 关系描绘:通过使用“高夫”,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及共同面对困难的勇气。

第三句:

“幽人不可即”

  • 意境表达:形容诗人在月光照耀下,感受到一种难以接近或理解的孤寂感。
  • 情感体现:这种孤寂感增添了诗句的深度,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第四句:

“霜鹤一声唳”

  • 视觉与听觉结合:以霜鹤的叫声引入,声调凄厉,增加了诗中的情感强度。
  • 自然象征:霜鹤通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其悲鸣可能寓意着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或对友人未来的忧虑。

第五句:

“寒梅花著芜”

  • 环境描写:寒冷的天气和凋落的梅花,构成了一幅冬日凄凉的画面。
  • 情感渲染:梅花虽美但易逝,象征着美好但短暂的事物,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及对人事变迁的敏感。

第六句:

“归来眠未稳”

  • 动作细节:诗人在梦中回到了林逋的世界,林逋是唐代著名的隐士诗人,以其高洁著称。
  • 象征意义:通过梦回古代贤者之地,诗人似乎在逃避现实的困扰,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启示。

第七句:

“梦已到林逋”

  • 回归主题:回到现实,诗人意识到自己仍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
  • 情感升华:诗人通过梦境与历史贤人的接触,获得了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强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结论

《月夜偕高寄泉访树君先生不遇》不仅是一首表达孤独与寻觅的诗歌,它还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述,借助霜鹤、寒梅等元素,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思的艺术世界。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以及哲学思考的独特见解,是清代文学中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