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滴胭脂翠滴螺,有人清影独凌波。
似从明月飞来辽,却比清霄艳得多。
珠箔尽教花掩敛,画阑偏受玉摩挲。
春芜一被倾城体,应使人间薄绮罗。

玉楼

红滴胭脂翠滴螺,有人清影独凌波。

似从明月飞来辽,却比清霄艳得多。

珠箔尽教花掩敛,画阑偏受玉摩挲。

春芜一被倾城体,应使人间薄绮罗。

注释

  1. “玉楼”:指华丽的楼阁,这里可能是指一个装饰华丽、景色美丽的建筑或场所。
  2. “红滴胭脂翠滴螺”:形容色彩鲜艳,如胭脂和翡翠般绚丽夺目。
  3. “有人清影独凌波”:描述某人身影清秀,独自在水面上荡漾。
  4. “似从明月飞来辽”:比喻某人如同从明月中飞来,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5. “却比清霄艳得多”:与高远的天空相比,这里的美更加丰富和动人。
  6. “珠箔尽教花掩敛”:用珍珠般的帘幕将花朵全部遮盖起来,强调了某种优雅的含蓄。
  7. “画阑偏受玉摩挲”:画栏上的玉石栏杆被抚摸得光滑发亮。
  8. “春芜一被倾城体”:春天的草丛被这美景吸引,如同被整个城市的美貌所吸引。
  9. “应使人间薄绮罗”:这种美丽足以让世间的华美丝绸黯然失色,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极高评价。

赏析

《玉楼》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独特的场景。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绮丽的环境中。诗人通过对颜色、光线和动态的细致描述,构建出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美丽世界,展示了他对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比(如“红滴胭脂翠滴螺”与“却比清霄艳得多”)和拟人化手法(如将花与人相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这种语言风格不仅使得诗歌易于理解,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元素,比如“玉楼”象征着美好和纯净,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主题。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性中美好情感的颂扬。通过这首诗,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享受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