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嗔燕是嗔莺,病颊红潮一缕生。
有甚薄言偏往愬,无端失手又翻羹。
几曾喜怒轻颦笑,转为温柔郁性情。
究竟深愁难料着,檀郎枉自负聪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联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据此进行赏析。
“不知嗔燕是嗔莺,病颊红潮一缕生。”意思是:不知是嗔燕还是嗔莺,病颊的红晕一丝缕地生长。这两句诗中,“嗔”字用得极妙。“不知”二字,表明自己并不十分清楚究竟是谁,但可以想见,那娇艳欲滴的红晕一定是嗔莺或嗔燕所为,诗人心中暗喜而未语。
“有甚薄言偏往愬,无端失手又翻羹。”意思是:有什么话偏要诉说,却偏偏手一抖翻成羹汤。这句写自己因一时激动而失言失误。这两句诗中,“薄言”二字,说明诗人当时说话轻率,不加思索。
“几曾喜怒轻颦笑,转为温柔郁性情。”意思是:我何时有过喜怒哀乐,只是温柔沉静性情。这句写自己性情的变化。
“究竟深愁难料着,檀郎枉自负聪明。”意思是:到底深深的忧愁难以预料,你枉自自以为聪明。这句表达诗人对情人的担忧和责备。
【答案】
病述
不知嗔燕是嗔莺,病颊红潮一缕生。
有甚薄言偏往愬,无端失手又翻羹。
几曾喜怒轻颦笑,转为温柔郁性情。
究竟深愁难料着,檀郎枉自负聪明。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生病,她不知为何发怒,只留下两鬓的红霞。她无心去责怪谁,只是突然失手翻成了一盆羹汤。她曾经喜怒不形于色,现在却变得忧郁起来。她担心自己的疾病无法痊愈,因此责备情人不够体贴。最后,她无奈地叹息,说情人太自以为是了。
全诗以病女的口吻写出了她对情人的忧虑和指责。通过对比前后变化,表现了病女对情人的担忧和责备。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制和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