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堂寂静袅游丝,举手相招目送辞。
事到极欢情转怯,态无纤匿礼犹持。
竹声疑雨惊秋早,花影如云出梦迟。
踪迹自忙心自细,教人重整鬓边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心招 - 诗题,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思念之情。
兰堂寂静袅游丝,举手相招目送辞。
“兰堂”指的是兰花装饰的厅堂,常用来形容高雅、清幽的场所。“袅游丝”形容兰花香气袅娜飘逸,如同游丝随风飘动。“举手相招目送辞”表达了诗人在兰堂中,因想念某人而挥手示意对方,同时目送着对方离开。
事到极欢情转怯,态无纤匿礼犹持。
“事到极欢”意味着事情进展到了一个高潮或者顶点。“情转怯”表达了当事情达到顶峰时,原本的喜悦和兴奋反而变得害怕和不安。“态无纤匿”是指姿态没有隐藏的意思,可能表示即使心中有所顾忌,但外在表现仍然端庄有礼。“礼犹持”表明尽管内心有些许犹豫或保留,但在礼仪上仍然坚持不变,表现出对礼节的重视。
竹声疑雨惊秋早,花影如云出梦迟。
“竹声疑雨”形容竹子的声音如同下雨一样清脆,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秋早”描绘秋天来得比预期要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花影如云出梦迟”中的“云”可能指的是云朵,暗喻花朵的影子像是云朵一般在梦境中出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
踪迹自忙心自细,教人重整鬓边枝。
“踪迹自忙”意味着虽然忙碌于各种事务之中,但内心深处仍然保持着谨慎和细致。“心自细”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沉。“教人重整鬓边枝”中的“鬓边枝”可能是指自己的头发或是鬓发,这里的“重整”可能表示重新整理、梳理,也可能指调整心态或生活态度。整句表达了即使外界繁忙纷扰,内心依然保持着自我审视和调整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心招”既是诗题也是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兰堂、举手相招、目送辞等场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在特定场合下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最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观和个人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沉。这首诗体现了王昌龄精湛的写景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是一首充满韵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