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志万方略,而抱千古悲。
凝情叩丹府,俯仰将安为?
江湖摇落处,詄荡高莫窥。
堕地得此生,追怀涕如縻。
欲从世尊法,解释诸苦危。
一发钧所系,片云雨之基。
悠悠尘世名,耿耿罔极思。
歌成孰告哀,中夜三歔欷。
【注释】
万方:四方,泛指天下。略:谋略。千古悲:指作者一生的坎坷和遭遇。
丹府:道家炼丹的地方。叩(kòu)丹府:叩问天帝。安为:如何?这里指前途无望。
江湖摇落处:指作者漂泊在外的地方。詄荡高莫窥:指作者心志高远而不得施展。
堕地得此生:指作者生于乱世。追怀涕如縻:指作者怀念故乡,眼泪像丝线一样挂下。
世尊法:佛教中的释迦牟尼。解释诸苦危:指佛法能解除人们的痛苦。
钧:平衡。钧所系:比喻佛法能调节人的精神。片云雨之基:比喻佛法如片云和细雨,滋润万物,普渡众生。
悠悠:长久的样子。名:名声,名誉。罔极思:没有边际的思念。
歌成孰告哀:指在歌声中倾诉哀痛。孰(shú):谁。告哀:诉说悲哀。
三歔欷:多次叹息。歔欷:抽泣声。
【译文】
我立志治理天下,却怀抱千古的悲哀。我聚精会神地询问天帝,可前途渺茫啊,我该如何呢?我漂泊在外,只能感慨身世飘零,心志高远而不能施展,我不禁泪流如丝。佛法能解除人们的痛苦,能使人们摆脱世间一切烦恼。我向往佛法,想要在佛法中解脱自己,但佛法能否实现我的心愿呢?我长夜无眠,反复思考,心中充满了对佛法的怀疑。我不禁感叹,人生短暂,不如佛法来得实在。佛法就像天上的片云,像地上的细雨,它滋润着万物,普度众生。我不禁想起自己的身世,不禁感叹自己的一生,不禁感到人生的无奈和悲哀。我在歌声中倾诉我的哀痛,不禁几次抽泣。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诗人正在湖南湘阴县令任上。诗的首联说诗人胸怀大志,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颔联写诗人满怀壮志,面对国家的命运却无能为力,内心十分痛苦。颈联写诗人在江湖之上,心志高远,不能施展才华,感到人生渺茫。尾联写诗人对佛法的渴望,希望在佛法中找到解脱之道。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佛法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