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以会昌大集,兼西平茂功,介酒春正,盎盎心田涵地轴;
我从舞勺韶年,仰总干峻望,抠衣客岁,堂堂眉宇见天人。
注释:
- 会昌大集:指李鸿章在江西南昌府会昌县(今属江西)举办的大规模科举考试。
- 西平茂功:指李鸿章在湖北武昌府西平县(今属湖北)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政绩。
- 介酒春正:指春天到来时,人们开始饮酒庆祝。
- 盎盎心田涵地轴:指心胸宽广,像大地一样包容万象。
- 舞勺韶年:指年轻的时期(古代称男子二十岁为“舞勺之年”),形容年轻有为。
- 总干峻望:指目光远大,志向高远。
- 抠衣客岁:指穿着朴素,不讲究穿戴的人。
- 堂堂眉宇见天人:指仪表堂堂,神态庄重,如同天人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贺寿联,对李鸿章的才华和品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李鸿章的崇敬之情。
“会昌大集”和“西平茂功”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李鸿章在江西和湖北的成就,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治理水平。“介酒春正”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象征了李鸿章事业的兴旺发达。
“我从舞勺韶年”和“仰总干峻望”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李鸿章年轻时期的敬佩和赞赏。“舞勺韶年”指的是年轻的时期,而“仰总干峻望”则强调了李鸿章目光远大、志向高远的品质。
“抠衣客岁”和“堂堂眉宇见天人”两句,则描绘了李鸿章的谦逊和高尚品格。“抠衣客岁”意味着穿着朴素,不讲究穿戴的人,而“堂堂眉宇见天人”则强调了其仪表堂堂、神态庄重的形象,如同天人一般。
整首诗通过赞美李鸿章的成就和品质,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