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烟月板桥春,宿粉残脂腻水滨。翠黛红裙竞妆裹,垂杨句惹看花人。
香君生长貌无双,新筑红楼唤媚香。春影乱时花弄月,风帘开处燕归梁。
盈盈十五春无主,阿母偏怜小儿女。弄玉虽居引凤台,萧郎未遇吹箫侣。
公子侯生求燕好,输金欲买红儿笑。桃花春水引渔人,门前系住游仙棹。
奄党纤儿相纳交,缠头故遣狡童招。那知西子含颦拒,更比东林结社高。
楼中刚耀双星色,无奈风波生顷刻。易服悲离阿软行,重房难把台卿匿。
天涯从此别情浓,锦字书凭若个通。桐树已曾栖彩凤,绣帏争肯放游蜂。
因愁久已抛歌扇,教坊忽报君王选。啼眉拥髻下妆楼,从今风月凭谁管。
柘枝旧谱唱当筵,部曲新翻《燕子笺》。总为圣情怜腼觍,桃花宫扇赐帘前。
天子不知征战苦,风前且击催花鼓。阿监潜传铁锁开,美人犹在琼台舞。

《媚香楼歌》,清代诗人孙云凤所作,以秦淮河畔春日景色为背景,细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画。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1. “秦淮烟月板桥春”:描述了春天在秦淮河畔的景象,烟和月亮交织在一起,映照在板桥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氛围。

  2. “宿粉残脂腻水滨”:宿粉指的是女子的妆容,残脂则形容女子肌肤的娇嫩,腻水滨则描绘出女子们聚集在河边的生动场景。

  3. “翠黛红裙竞妆裹”:翠黛指的是女子的眉毛,红裙代表着节日的盛装,她们争奇斗艳,展示自己的美。

  4. “垂杨句惹看花人”:垂杨是指杨柳,这句诗用垂杨的枝条来吸引欣赏花朵的人。

  5. “香君生长貌无双”:赞美女子香君的美丽,她长得非常出众,无人能比。

  6. “新筑红楼唤媚香”:新的红楼被建造起来,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目光和香气。

  7. “春影乱时花弄月”:春天的影子在花丛中摇曳,花朵在月光下摇曳生姿。

  8. “风帘开处燕归梁”:风轻轻吹动帘子,燕子从梁上飞回。

  9. “盈盈十五春无主”:十五的春天没有人主宰,即春光明媚却无人欣赏。

  10. “阿母偏怜小儿女”:母亲偏爱那些年幼的孩子,可能是因为他们天真无邪。

  11. “弄玉虽居引凤台”:弄玉虽然住在引凤台上,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爱护。

  12. “萧郎未遇吹箫侣”:萧郎没有遇到能够陪伴他一起吹箫的伴侣。

  13. “公子侯生求燕好”:公子和侯生追求美好的事情,可能是为了讨好某个人或达成某种目的。

  14. “输金欲买红儿笑”:有人为了取悦某人,不惜花费钱财购买美女的笑容。

  15. “桃花春水引渔人”:桃花盛开的春天,春水吸引了渔人的注意。

  16. “门前系住游仙棹”:有人在门前系上了船桨,似乎要乘船离去。

  17. “奄党纤儿相纳交”:一些势力较小的人通过拉拢纤儿来建立关系或寻求合作。

  18. “那知西子含颦拒”:有些人以为西施会接受他们的奉承和讨好,但实际上她并不喜欢。

  19. “更比东林结社高”:有些行为甚至比那些在东林结社的人更高明、更有智慧。

  20. “楼中刚耀双星色”:楼上刚刚出现了一对明亮的星星。

  21. “无奈风波生顷刻”:由于突如其来的风波,局势很快发生了变化。

  22. “易服悲离阿软行”:有人因悲伤而离开,可能是指皇帝或其亲近之人。

  23. “重房难把台卿匿”:重房难以隐藏,指代某种无法掩饰的情况或人物。

  24. “天涯从此别情浓”:从此,天涯两地的人们离别之情更加深厚。

  25. “锦字书凭若个通”:用锦书传情,但书信能否传达心意不得而知。

  26. “桐树已曾栖彩凤”:有的地方曾经栖息过彩凤,可能意味着某种辉煌或传说。

  27. “绣帏争肯放游蜂”:绣帷内的人不肯轻易让游蜂进来。

  28. “因愁久已抛歌扇”:因为长久的忧愁,她已经把手中的扇子抛在一边。

  29. “教坊忽报君王选”:突然之间,君王宣布了选拔新人的消息。

  30. “啼眉拥髻下妆楼”:带着哭容,梳着发髻的女子下楼。

  31. “从今风月凭谁管”:从此之后,风月之事将由谁去管理?

  32. “柘枝旧谱唱当筵”:用旧时的曲目当筵演唱。

  33. “部曲新翻《燕子笺》”:新的乐章重新演绎了《燕子笺》。

  34. “总为圣情怜腼觍”: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的圣意怜悯她的害羞。

  35. “桃花宫扇赐帘前”:皇帝赐予了她桃花宫扇。

《媚香楼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故事的诗歌,它通过对秦淮河沿岸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