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尊前,离亭歌罢西风冷。
路遥酒醒。
立尽斜阳影。
流水行云,从此知难定。
阑休凭。
月残烟暝。
总是凄凉境。
【注释】点绛唇:词牌名。折柳尊前:在酒宴上,把柳枝折断作为敬酒的象征。离亭歌罢西风冷:在离别的饯行亭中唱完送别的歌词,西风吹着,觉得格外寒冷。路遥酒醒:路途遥远,酒醉后醒来的时候。立尽斜阳影:站立着直到夕阳的影子消失。流水行云,从此知难定:就像天上的流水和飞走的云一样,从此知道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测。阑休凭:阑干已经休息了。阑干:栏杆。月残烟暝:月儿残缺,夜色朦胧。总是凄凉境:总是令人感到凄凉的景象。
【赏析】此词为作者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春,由越州赴临安途中所作。
“折柳尊前,离亭歌罢西风冷。”开篇两句写别筵之景与别筵之情。在饯席上,柳枝被折下来作为敬酒的象征,在送别的饯席上唱完了告别的歌曲。西风又吹起来了,感到格外寒冷。“路遥酒醒。立尽斜阳影”三句写酒醒以后,伫立在长亭上,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影子也消失了。这几句写出了送别的场景,以及送别的心情,写得凄婉动人。“流水行云,从此知难定”二句写别后的情景。像流水一样地飘去,像浮云一样地消散,从此就知道将来的事情难以预卜。这是送别的人对于即将分别的人的一种安慰的话。
这首词是送别之作,从字面上看,有离别之情;然而,它却并不只是表现离愁别绪,而是更进一层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
上片写饯别时的场景和送别的人的情绪。
首句“折柳尊前”,即饯席上折柳枝以示留恋、惜别,而柳枝又象征着别离。“离亭歌罢西风冷”,离亭歌罢,西风又起,寒意袭人。“西风”既是自然景物,又是人事的象征。“路遥酒醒”,表明送客的行人已喝得大醉,但仍然清醒地站在驿馆的长亭上,一直到日影西坠、天光渐暗。“路遥”二字既写出长亭的迢远,又说明行人的孤独。“酒醒”、“路遥”两个词语之间,一以贯之的是行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下片主要写送别后的心境和感受。
“流水行云,从此知难定”二句,化用《庄子·外物》“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且夫水之淡也,则其纳垢渠之多盈不漏也”语意,写人生聚散如流水行云,不可预知。“阑干”三句,承上启下,将离别之后的感慨引入新的层次。“阑干”指栏杆。“月残烟暝”写夜深人静时的凄凉景象。“都是”一词,既指代前面的景物,又表示肯定的语气。“总”字,不仅表示总结的意思,而且强调了这种凄凉的境界不是偶尔才有,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都是凄凉境”,一个“总”字道出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感悟。
此词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景色以及送别之后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