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画螺书永不磨,沧溟其奈腐儒何!
年来况味齑盐共,天外沉吟岁月多。
萤火自今添熠耀,蠹鱼先我历风波。
古人未死真堪友,痛哭相逢又啸歌!
【注释】
厦澳:地名,即今厦门。榕城:泉州的别称。海舶(bó):古代指船。螺:螺蛳壳。沧溟:大海。腐儒:迂腐的书呆子。况味:情调、情趣。齑(jī)盐:腌菜。天外:天空之外。沉吟:低吟、深思。萤火:萤火虫的光。熠(yì)耀:发光。蠹鱼:蛀书虫。古人:指作者的朋友。堪:可以。痛哭相逢:悲喜交集的样子。啸歌:高歌。
【译文】
龙画的螺蛳壳上写满了字句,海水无法腐蚀它们,沧海又怎能磨灭一个迂腐的书呆子呢?
这几年来,我与朋友一起品味生活的情趣,在天空之外沉思岁月的长短。
从今日起,萤火虫的光将更加耀眼,而那啃食书籍的虫却先我遭遇风波。
我们这些古人都还活着,真是可与知己为伴啊!悲喜交集地相遇在一起,再一起歌唱!
【赏析】
这首诗是郑善夫在明亡后,于南明永历年间寄居泉州时写的一首七律诗,表现了郑善夫对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格调慷慨悲壮,风格苍凉悲愤。
首联“龙画螺书永不磨,沧溟其奈腐儒何”,诗人以“龙画螺书”自喻,说自己虽然生活在动乱之中,但却能够保持自己的志节。他相信,像自己这样坚持操守的人是不会受到玷污的,即使沧海变成了桑田,也不会改变他的志向。这句诗中,“龙画螺书”是比喻自己坚守道义的行为,“沧溟”代指乱世,表示即使身处乱世也不改操守。
颔联“年来况味齑(ji 细切的腌菜)盐共,天外沉吟岁月多”承接上句,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在这里,诗人用“年年”和“日日”来强调时间的流逝,表明自己已经度过了许多年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况味”和“天外”来表达自己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心境,既包含了对过去的回忆,也包含了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萤火自今添熠耀,蠹鱼先我历风波”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描述。这里,诗人以“萤火”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光明和希望。而“蠹鱼”则代表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小人。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小人的鄙视和不屑一顾的态度。
尾联“古人未死真堪友,痛哭相逢又啸歌!”是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在这里,诗人用“古人”和“未死”来表达自己对于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他认为,那些真正有骨气的人是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和信念的。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尾联中的“痛哭”和“啸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表现,前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后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乐观态度和自信。这两种情绪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