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窜伏来海滨,五世十世为天民。花开省识唐虞春,阡陌杂作如无人。
披草戴笠,钳口合唇,道路以目,爰契天真。华人侮之默不嗔,秫粒如豆萁如薪。
裸人丛笑篇
金人窜伏来海滨,五世十世为天民。花开省识唐虞春,阡陌杂作如无人。
披草戴笠,钳口合唇,道路以目,爰契天真。华人侮之默不嗔,秫粒如豆萁如薪。
注释:
- 裸人丛笑篇:指古代的裸体风俗。
- 金人窜伏:指金朝的侵略和占领。
- 海滨:海边。
- 五世十世: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但也有一些地方相对安定,被称为“天民”。
- 花开省识:形容唐朝、虞舜时期的美好景象。
- 阡陌杂作:阡陌,田间小路;杂作,随意地耕作。形容田野里农民们忙碌的身影。
- 如无人:好像没有人一样,形容田野里农民们劳动的场景。
- 披草戴笠:披着草帽,戴着斗笠,是古代农民的装束。
- 钳口合唇:紧闭嘴巴,不说话。
- 道路以目:意思是人们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表示沉默不语。
- 爰契天真:意思是他们天生就懂得珍惜和尊重自然之美。
- 华人侮之默不嗔:指中国人侮辱这些农民,但却没有生气。
- 秫粒如豆:形容高粱粒大而圆。
- 萁如薪:萁,豆类植物的茎;薪,柴火。形容高粱秸像柴火一样燃烧起来,比喻高粱生长旺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耕社会的景象,通过对比金人入侵前的和平与繁荣,以及金人入侵后的动荡与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