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安可涉,心遥目亦穷。
去我终古居,洋洋至天东。
天东本绝国,车书郁以同。
荒服文蛇裔,开辟如鸿蒙。
凤麟屡轶瑞,蛟鳄潜馀凶。
至德苟不昌,焉能变殊风?

以下是对您提供的诗歌的逐句解析:

  1. 泛滥安可涉,心遥目亦穷。
  • 泛滥安可涉:这里“泛滥”比喻为乱世,意味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行动和思想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安可涉”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能够安然自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恐惧和不安。
  • 心遥目亦穷:通过“心遥”和“目亦穷”,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视野的局限。即使远望也感到迷茫,表明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焦虑。
  1. 去我终古居,洋洋至天东。
  • 去我终古居:这里的“去我”表示离开,而“终古居”则暗示着诗人的家乡或故土已经不复存在。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故土消失的哀痛。
  • 洋洋至天东:通过使用“洋洋”一词,传达了一种宽广、无边的意象,意味着诗人的心境和视野已经扩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
  1. 天东本绝国,车书郁以同。
  • 天东本绝国:这里提到的“天东”可能是指一个遥远的、与世隔绝的地方,而“绝国”则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孤立无援。
  • 车书郁以同:这里的“车书”指的是车驾和文书,而“郁以同”则表示虽然地方遥远,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却是一致的。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统一和和谐的向往。
  1. 荒服文蛇裔,开辟如鸿蒙。
  • 荒服文蛇裔:通过“荒服”和“文蛇”,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古代文明的怀念,同时也可能暗示了对现代社会的忧虑。
  • 开辟如鸿蒙:这里的“开辟”表示开始或创新,而“如鸿蒙”则形容了这种开创性的巨大和原始性。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新时代的期待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1. 凤麟屡轶瑞,蛟鳄潜馀凶。
  • 凤麟屡轶瑞:通过“凤麟”和“屡轶瑞”,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吉祥和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可能暗示了这些美好的事物在现实中的稀缺。
  • 蛟鳄潜馀凶:这里的“蛟鳄”象征着危险和威胁,而“潜馀凶”则强调了这些危险的持续存在。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中不公正和危险的担忧。
  1. 至德苟不昌,焉能变殊风?
  • 至德苟不昌:通过“至德”和“苟不昌”,诗人可能在强调美德的重要性和其在实际中的价值。
  • 焉能变殊风:这里的“焉能”表示怎么可能,而“变殊风”则是在询问如何能够改变现有的风气或趋势。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是阮籍在魏晋易代之际的黑暗现实中所抒写的情感和感慨。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未来的担忧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诗人试图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状态,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