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损惟馀病骨支,何堪白发系愁思。
家书不敢从头说,犹道平安似昔时。
注释:病愈后,身体更加瘦弱,只剩下病骨支撑着。怎能承受白发牵绊着忧愁思绪?
不敢把家书从头开始读,还是像往常那样说平安无事像从前一样。
赏析: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家书的期待和思念之情。他希望从家书中了解家人的安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的深深眷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病情和对家书的期待,展现了他对家的深切情感。同时,他也通过对比过去的平安与现在的疾病,表达了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瘦损惟馀病骨支,何堪白发系愁思。
家书不敢从头说,犹道平安似昔时。
注释:病愈后,身体更加瘦弱,只剩下病骨支撑着。怎能承受白发牵绊着忧愁思绪?
不敢把家书从头开始读,还是像往常那样说平安无事像从前一样。
赏析: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家书的期待和思念之情。他希望从家书中了解家人的安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的深深眷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病情和对家书的期待,展现了他对家的深切情感。同时,他也通过对比过去的平安与现在的疾病,表达了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有才无命欲如何,茹苦含辛十载多。 同是清光传不朽,莫釐山色洞庭波。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有才无命欲如何”:“有才无命”意指虽有才能却无法施展,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的感慨。“欲如何”表示诗人对于这种情况的无奈和困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2. “茹苦含辛十载多”:“茹苦含辛”意味着忍受苦难和辛劳,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经历了长期的困难和挑战
【注释】 中年岁月易蹉跎:年岁已到中年,时光流逝。 况被沈疴更折磨:又患上了重病。 回首榴花红一色:回头望去,只见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一片火红。 光阴强半病中过:在病中度过了大半年的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之作。首联“中年岁月易蹉跎”,点出诗人身处不惑之年的感慨。“中年”二字,既指年龄,又暗喻人的一生。诗人感叹自己正值壮年,却要遭受疾病的痛苦,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情啊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出门寒食清明节,转眼风光到菊花。 - 注释:这是诗的开始两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时间的变化。"出门寒食清明节"指的是清明时节外出扫墓的情景。"转眼风光到菊花"则意味着转眼间,秋天到了,菊花盛开的季节到来。 - 赏析:通过对比寒食节和清明节这两个时间节点的气候变化,诗人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期待。 2.
【注释】 菉葭浜:地名。 水涟漪:水面的波浪。 料得:料想得到,估计。 有人烧烛坐:指有人在那里点烛下棋。 草堂诗:杜甫《春望》诗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句子,这里以之喻金溎生的诗作。 【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金溎生的。金溎生(约1405—1484),字子羽,浙江嘉善人,明代著名诗人。他与杨循吉、张孟兼、王宠并称“嘉善四杰”。这首诗首句写景,二句抒情,三四句写赠诗之事。全诗用意婉曲、含蓄
注释:病愈后,身体更加瘦弱,只剩下病骨支撑着。怎能承受白发牵绊着忧愁思绪? 不敢把家书从头开始读,还是像往常那样说平安无事像从前一样。 赏析: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家书的期待和思念之情。他希望从家书中了解家人的安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的深深眷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病情和对家书的期待,展现了他对家的深切情感。同时,他也通过对比过去的平安与现在的疾病,表达了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同时,在译文下方添加关键词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 1. 杜老声名久,今当献赋年。 2. 文追三代体,学富百家编。 3. 遇事胸无滞,逢才意辄怜。 4. 称觞愧辞拙,珠玉况居前。 译文: 1. 杜老(杜甫)的名声已经长久以来,现在应该是我贡献诗赋的一年。 2. 我的文章追随古代三代的风格,我的学识丰富到可以编纂百家之书。 3.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1. 裘葛中更又一年,故人情重到冰天。 - 注释:裘葛是指冬天穿的皮衣和棉衣。中更加年指的是已经过去一年了。故人指旧友,情重则意味着友情深厚。冰天意指寒冷的天气。 -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冬日里人们穿着裘葛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岁月的变迁。 2.
注释: 1. 鄂寓有感,寄赠姜君研云二首:在湖北的住所有所感触,写下这两首诗送给姜君研云。 2. 淮海维扬次第游:淮海和扬州依次游览。 3. 今来又泊武昌舟:现在又停在武昌的船里。 4. 洞庭秋色浮空远:洞庭湖秋天的景色浮在高空,远处望去。 5. 汉口江声入夜遒:汉口的江声入夜时更加有力。 6. 自历红羊长作客:自己经历过红羊年,长期做客人。 7. 为寻黄鹤独登楼:为了寻找黄鹤而独自登上高楼。
洞庭叶铁琴节女遗像二首妙擅生花笔一枝,能书能画复能诗。 即今遗像留生气,相见当年仗义时。 注释:擅长用笔如同春天盛开的鲜花一般,能够书写、绘画又能作诗。即使现在她的遗像也依然有生命力,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仗义执言时的气息。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画像的诗歌,诗人赞美了这幅画像的生动和逼真,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仗义执言之人的怀念
【注释】 中年岁月易蹉跎:年岁已到中年,时光流逝。 况被沈疴更折磨:又患上了重病。 回首榴花红一色:回头望去,只见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一片火红。 光阴强半病中过:在病中度过了大半年的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之作。首联“中年岁月易蹉跎”,点出诗人身处不惑之年的感慨。“中年”二字,既指年龄,又暗喻人的一生。诗人感叹自己正值壮年,却要遭受疾病的痛苦,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情啊
有才无命欲如何,茹苦含辛十载多。 同是清光传不朽,莫釐山色洞庭波。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有才无命欲如何”:“有才无命”意指虽有才能却无法施展,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的感慨。“欲如何”表示诗人对于这种情况的无奈和困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2. “茹苦含辛十载多”:“茹苦含辛”意味着忍受苦难和辛劳,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经历了长期的困难和挑战
洞庭叶铁琴节女遗像二首妙擅生花笔一枝,能书能画复能诗。 即今遗像留生气,相见当年仗义时。 注释:擅长用笔如同春天盛开的鲜花一般,能够书写、绘画又能作诗。即使现在她的遗像也依然有生命力,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仗义执言时的气息。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画像的诗歌,诗人赞美了这幅画像的生动和逼真,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仗义执言之人的怀念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寿王一如先生七十,即次其自寿诗韵——庆祝王一如先生年过古稀之喜。 2. 占尽蓉城桃李春,妙施化雨总精神。——形容王先生如同春天的桃花和李花,用他的智慧和精神滋润着周围的人们。 3. 簪缨久却名心淡,芋粟兼尝野味新。——王先生不再追求名利,反而像野菜一样简单生活,享受生活的本真。 4. 绛帐书声清澈耳,菊篱花影淡扶身。——王先生在书房中听到书声清晰悦耳
杪秋野眺有怀 秋天的末梢,我登上高台远望,西风使我畅快地舒散了衣襟。 云开了,群山万壑在清晨露出来,一只黑乌鸦栖息在一座山峰上,它的阴影遮天蔽日。 白雪覆盖的芦花滩,丹霞映照的枫叶林。 伊人在哪里呢?谁又能了解我内心的喜悦与惆怅? 译文: 秋末时节,我登上高处远望,西风吹散了我的衣襟。 云层散开后,群山万壑在清晨展现在我的眼前,黑乌鸦停留在一座山上,它的阴影遮蔽了天空。 白雪覆盖的芦花滩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于谦的《读杨椒山先生年谱》。诗中表达了对杨椒山先生忠诚报国、不畏艰险的崇高品质的赞美。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碎身粉骨亦何妨,为报君恩敢括囊。 注释:即使身体被粉碎、骨头被打碎,我也无所畏惧;为了报答君王的恩情,我愿意将钱财全部捐献。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他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