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身粉骨亦何妨,为报君恩敢括囊。
一点赤心终不易,两番弹劾岂云狂。
官无大小言斯重,国系安危死可伤。
忠佞万年俱不朽,一为遗臭一流芳。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于谦的《读杨椒山先生年谱》。诗中表达了对杨椒山先生忠诚报国、不畏艰险的崇高品质的赞美。
下面是逐句释义:
碎身粉骨亦何妨,为报君恩敢括囊。
注释:即使身体被粉碎、骨头被打碎,我也无所畏惧;为了报答君王的恩情,我愿意将钱财全部捐献。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他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精神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忠诚和担当。一点赤心终不易,两番弹劾岂云狂。
注释:一颗赤诚之心从未改变过,两次受到弹劾又怎能说是狂妄呢?
赏析:这里的“赤心”指的是忠诚的心,而“弹劾”则是指受到指责或批评。诗人在这里强调自己始终坚守着忠诚的信念,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动摇。同时,他也指出了那些无端指责他人的行径,认为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真正意图。官无大小言斯重,国系安危死可伤。
注释:无论官职大小,言论都极为重要;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生死存亡。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言论的重要性以及政治责任的重要性。在封建社会中,官员的言论往往能够影响国家的政治走向,因此他们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忠佞万年俱不朽,一为遗臭一流芳。
注释:忠诚与奸佞都将被历史记住,但前者会永远流传下去,后者却会被人唾弃。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忠与佞的不同命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忠诚还是奸佞,最终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被历史记录下来,但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流芳百世。这是对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奋斗的人们的最高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