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三日暂淹留,又曳柴车向贝州。
一路黍禾迷泽雉,半林桑枯翳山鸠。
马头北走邯郸道,鹢首南通汉沔舟。
厌次祠堂千古在,当年金马只俳优。

【注释】

过德州作:经过德州时所做。德州:今河北省任丘县东南。清河:在今河北清河县。贝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泽雉:即野鸡,一种水鸟。桑枯:桑树干枯了,指树木枯萎。鹢首:古代称舟船的桨为鹢,鹢首即舟首。厌次:今河北省泊头市,古称厌次。祠堂:祭祀祖先的地方。金马:汉武帝宫中名马金马,这里比喻高官或显贵。

【赏析】

此诗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从任丘、广宗、泊头至邯郸道上所见景色与感想,抒发对当年高官显贵的慨叹。诗中描写了一路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第一句“清河三日暂淹留”,点出此行是在清河停留三天。

第二句“又曳柴车向贝州”,说又拖着柴车去贝州。曳柴车,用柴草把车子裹起来以防尘土飞扬。贝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唐属定州,故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

第三句“一路黍禾迷泽雉”,说一路上庄稼长得很高,遮住了泽中的野鸡。黍(shǔ)田,泛指庄稼地。泽,水洼地。

第四句“半林桑枯翳山鸠”,说树林里的桑树已经枯死,遮没了山间飞来飞去的山鸠。翳,遮蔽。

第五句“马头北走邯郸道,鹢首南通汉沔舟”,说马头向北奔驰着走向邯郸道,鹢首向南划动着驶往汉水沔水之间。马头,指马的头上,这里指马向前行走。鹢(yì),同“鹢”。古代传说大雁有雌雄之分,其中雄叫鴳(yuè),雌叫鹢(yǐ)。此处“鹢”字可能是后人误录所致。

第六句“厌次祠堂千古在,当年金马只俳优”,说在厌次祠堂里,千年前金马只是些戏子。厌次,今河北省泊头市西的古迹,春秋时代曾为晋国都城,汉初改置厌次县,后废为乡,东汉时仍为县治。金马,指汉代侍从皇帝左右的文臣。

这首诗通过诗人眼中的社会现实和自然景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腐化和人民的疾苦生活,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感情真挚动人,风格清新俊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