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天上溯银流,一叶凌虚太乙舟。
莲海径从香界渡,蓬山不是世间秋。
旃檀缥缈行边惹,楼阁溟蒙望里浮。
每怅三神波浪隔,乘槎真个到瀛洲。

奉命辑全唐文赴西苑万善殿翻阅释典(其一)

孙尔准 〔清代〕

谁来天上溯银流,一叶凌虚太乙舟。
莲海径从香界渡,蓬山不是世间秋。
旃檀缥缈行边惹,楼阁溟蒙望里浮。
每怅三神波浪隔,乘槎真个到瀛洲。

注释与翻译

  1. “谁来天上溯银流”:谁能够来到天空中追溯那些像银色水流一般流动的神秘事物?这里的“银流”可能是指宇宙间某种无形的、流动的能量或智慧,象征着超自然的启迪。

  2. “一叶凌虚太乙舟”:一艘孤舟漂浮在虚无的空间中,象征着诗人对于超越世俗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太乙舟”可能指的是某种神秘的、能载人通往更高境界的交通工具或象征物。

  3. “莲海径从香界渡”:在莲花盛开的海洋中穿行,意味着诗人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这里的“香界”可能指代一个充满灵性和美好事物的领域,而“渡”则暗示着通过修行来达到这个领域的途径。

  4. “蓬山不是世间秋”: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秋天景象,而是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超脱现实的境界。这里的“蓬山”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代表着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美。

  5. “旃檀缥缈行边惹”:旃檀树的香气在飘渺中引起注意,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心灵深处呼唤的响应。这里的“缥缈”形容旃檀的气息如同轻烟般难以捉摸,而“行边惹”则表达了诗人在行走中感受到了旃檀香气的引导。

  6. “楼阁溟濛望里浮”:在朦胧的云雾中远眺,楼阁若隐若现地浮现在远方。这里的“楼阁”可能指的是古代建筑的象征,而“溟濛”和“望里浮”则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让人感到遥远而又神秘。

  7. “每怅三神波浪隔”:每当想到这三重天界的波浪将人隔绝时,都让人感到无奈和遗憾。这里的“三神”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三位菩萨,而“波浪隔”则象征着人们无法超越的界限和障碍。

  8. “乘槎真个到瀛洲”:乘坐木筏真的到了仙岛瀛洲。这里的“乘槎”可能指的是古人传说中用来渡过天河的木筏,而“瀛洲”则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代表着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奉命辑全唐文赴西苑万善殿翻阅释典》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神秘色彩的诗作。孙尔准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仙境之中。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追求,他希望通过翻阅释典来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和提升。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深刻内涵的佳作。

结尾

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孙尔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还能够领略到他对未知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无限憧憬。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流露,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