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盼望云肤寸,九野焦枯日色昏。
赖有襄阳真墨妙,应时霖雨遍郊原。
【题解】
这首诗作于元末,诗人在襄阳(今属湖北)隐居时。此诗是诗人观画后所作。
【释义】
三农:古代称农民为“三农”,即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云肤寸:指云彩。
九野:指全国。焦枯:枯萎。日色昏:天色昏暗。赖有:幸亏有。襄阳:指襄阳的真迹。墨妙:指用墨的技巧。应时:应时而发,及时而至。霖雨:久雨。郊原:田野。
【赏析】
首句“三农盼望云肤寸”,“三农”指农民百姓,“云肤寸”形容云朵像皮肤那样厚重、洁白。这里以夸张手法写云层厚重,遮住了天空,使大地一片漆黑,农人看不到一点光明和希望,因而十分焦急地盼望着天开云散,太阳露出脸来。第二句“九野焦枯日色昏”,“九野”指南方广大的土地,“焦枯”指干枯缺水,“日色昏”指太阳无光。这两句描写南方大片土地干枯缺水,白天昏暗不明朗的景象。第三句“赖有襄阳真墨妙”,“襄阳”指南宋名将岳飞,他因坚持抗金而遭陷害被害,其《小重山》词中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之句,后人常以岳飞自喻,故此处借指岳飞的书法艺术。“真墨妙”指岳飞的书法精妙绝伦,如用墨如玉,墨色滋润,浓淡相宜,笔力遒劲。第四句“应时霖雨遍郊原”,“霖雨”指连绵不断的雨。这两句说,幸有襄阳真迹,那如墨般润泽的书法作品,就像及时降下的甘霖一样,滋润了广大的农田。
全诗通过对一幅书画作品的描绘,赞美了岳飞的书法艺术。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写乌云遮盖天空,使大地漆黑;接着以对比的手法写南方大片土地干枯缺水,白昼昏暗;最后以赞扬的态度赞美一幅书法佳作,它像及时的雨水一样滋润了整个农田。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