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访烟萝踏紫雯,春山如笑草如薰。
源桃红带催花雨,宿麦青连渡水云。
静里光阴存太古,风前兰芷吐清芬。
下帷知有文星聚,隐隐书声隔竹闻。
【注释】
- 潇:指潇湘,湖南。
- 紫雯:紫色的云霞。
- 源桃红带催花雨:源桃花如红色带子,催促着落花如雨。
- 宿麦青连渡水云:宿麦田绿如青色,与过河的白云相连。
- 静里光阴存太古:静夜里的时光仿佛回到了上古时代。
- 风前兰芷吐清芬:风吹动兰花和白芷散发出的芳香。
- 下帷知有文星聚:放下帷帐就能发现文星聚集的地方。
- 隐隐书声隔竹闻:隐约听到书声在竹林中传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访岳麓书院的游记,诗中的景色描绘细致生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知识的渴求。
首句“记访烟萝踏紫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的行动:他踏着紫色的云霞去访问了风景如画的岳麓书院。”烟萝”指的是缭绕的云雾,而”紫雯”则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呈现出紫色的光辉,形象地描绘了岳麓书院周围的自然景色。
接下来的诗句“春山如笑草如薰”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面。春天的山峦如同含笑,而草丛则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这里的“笑”和“薰”都是形容山景的词,通过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第三句“源桃红带催花雨”描述了源桃的鲜艳与春天的花雨相结合的景象。源桃的颜色如同红色的丝带一样鲜艳,它们的到来似乎在催促着花朵纷纷开放,形成了如花雨一般的美丽场景。
第四句“宿麦青连渡水云”则转换了视角,从花海转向了田野。宿麦田间的绿色与过河时看到的白色云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静里光阴存太古,风前兰芷吐清芬”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古老时光和清新的自然气息。诗人通过描述兰花和白芷在微风中散发出的芬芳,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意境。
最后两句“下帷知有文星聚,隐隐书声隔竹闻”则是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渴望的具体体现。通过放下帷帐便能察觉到文人汇聚的地方,以及隐约听到书声在竹林中传来,都反映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岳麓书院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深入刻画,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