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不到白云根,古佛南朝寺独尊。
衡岳送青当户牖,潇湘飞绿上山门。
混茫一气同阊阖,兴废千年费讨论。
残缺泰和留片石,几番剔藓手亲扪。

【注释】

红尘:尘世。

古佛南朝寺独尊:指南岳衡山的大佛寺(即大佛顶)。南朝,指南朝宋,这里借指南岳衡山。

衡岳送青当户牖:衡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从窗牖送来了清新的晨曦。

混茫一气同阊阖:混沌初开,天地浑然一体,犹如天上的阊阖门。阊阖,古代传说中的天门。

兴废千年费讨论:南岳衡山的兴废,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需要仔细探讨。

残缺泰和留片石:南岳衡山中保存着一块残缺的泰和石。

几番剔藓手亲扪:多次用手抚摸苔藓,感受其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南岳衡山后所创作的纪事诗。诗人在游览南岳衡山的过程中,对古迹遗址进行了观察、思考和描写。全诗以“岳麓书院纪事”为题,通过对南岳衡山的山水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文史地的深厚情感。

首联“红尘不到白云根,古佛南朝寺独尊”,诗人首先描写了南岳衡山的独特美景。他提到“红尘不到”,说明游客很少涉足此地,而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到这里的宁静与幽美。诗人接着指出“古佛南朝寺独尊”,强调了南岳衡山中寺庙的历史悠久和地位尊崇。这里的“古佛南朝寺”指的是大佛顶寺,它位于南岳衡山的最高峰,被誉为“天下第一山”。诗人用“独尊”一词来形容这座寺庙,突出了它在佛教界的重要地位。

颔联“衡岳送青当户牖,潇湘飞绿上山门”,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南岳衡山的自然景色。他提到“衡岳送青”,意味着山峰如青色的屏障,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远方。而“潇湘飞绿上山门”,则形象地描绘了潇水、湘水的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绿色的波浪一般,奔腾不息地涌入山门。这里的“潇湘”指的是潇水和湘水,它们发源于湖南省,流经湖南、湖北等地。诗人通过这一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南岳衡山的美丽与壮观。

颈联“混茫一气同阊阖,兴废千年费讨论”,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南岳衡山中的自然景观虽然看似混沌不清,但实际上却是宇宙间的一种秩序和规律。这种秩序和规律就如同天上的阊阖门一样,神秘而不可捉摸。然而,对于南岳衡山的兴废,却需要经过千百年的讨论和研究。这里的“阊阖”指的是天门,象征着天宫的门扉。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现象和历史变迁的思考。

尾联“残缺泰和留片石,几番剔藓手亲扪”,诗人最后回到了对南岳衡山的具体描述。他指出在大佛顶寺内留下了一块残缺的泰和石,这块石头见证了大佛寺的历史沧桑。诗人多次用手触摸这片苔藓覆盖的石头,感受到了它的岁月痕迹和历史的厚重。这里的“泰和”指的是大佛顶寺内的一块石头,传说它是大佛的心脏所在之地。诗人通过这一细节的描写,再次强调了对大佛顶寺的情感寄托。

【译文】

红尘中不曾有我的行踪,白云深处有古佛的寺院独自尊崇。

站在衡山之巅,可以望见云雾缭绕的美景;潇湘江水奔泻而下,汇入山门之中。

混沌初开之时,天地浑然一体,宛如天上的阊阖门;南岳的兴衰更替,历经千年依旧让人议论纷纷。

大佛顶寺中保存着一块残缺的泰和石,我曾亲手抚触过它的苔藓,感受岁月的痕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