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萧辰道自肥,其如百卉已云腓。
倚语私恨灰心晚,舞镜终疑惜羽非。
凿齿大风同日月,腥鳞涎甲满裳衣。
夏黄公亦岁寒侣,收肃琼明一钓矶。
注释:
战胜萧辰道自肥,其如百卉已云腓。
战胜:指在战斗中获胜。道自肥:指胜利后自得其乐,不劳民伤财。百卉已云腓:意思是百草已经枯萎了。腓,通“疲”,枯萎。
倚语私恨灰心晚,舞镜终疑惜羽非。
倚语:倚靠说话。私恨:指个人的怨恨。灰心晚:指因为自己的失败或失意而感到失望。舞镜:指舞者挥舞手中的镜子。惜羽非:指对舞者的技艺有所怀疑。
凿齿大风同日月,腥鳞涎甲满裳衣。
凿齿:传说中的一种怪兽,牙齿锋利像凿子一样。大风:形容强大的力量或气势。同日月:比喻非常强大,可以与太阳和月亮相提并论。腥鳞:指带有血腥味的鳞片。涎甲:指带有粘性的甲板。满裳衣:指布满衣裳上。
夏黄公亦岁寒侣,收肃琼明一钓矶。
夏黄公: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许多关于屈原的描写。岁寒侣:指陪伴屈原度过寒冷岁月的人。收肃:指收敛、收拾的意思。琼明:指美丽的石头。一钓矶:指钓鱼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朱古微同年霜腴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挫折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首句“战胜萧辰道自肥,其如百卉已云腓。”描绘了一幅战争胜利的画面,战士们因为战争的胜利而变得自得其乐,不再为人民所忧。然而,诗人却对此表示出了担忧,认为百草已经枯萎了,意味着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艰难。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第二句“倚语私恨灰心晚,舞镜终疑惜羽非。”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倚靠在墙壁上诉说着自己的心事,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落。他认为自己的舞技虽然高超,但却没有赢得他人的赞许。这种自我怀疑的态度使得诗歌的情感变得更加复杂。
第三句“凿齿大风同日月,腥鳞涎甲满裳衣。”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想象着一只巨大的怪物正在咆哮着,它的牙齿如同凿子一样锋利,身上的鳞片散发着腥臭味,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诗歌的形象更加生动。
最后一句“夏黄公亦岁寒侣,收肃琼明一钓矶。”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诗人将屈原比作夏黄公,认为他在寒冷的岁月里陪伴着自己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并为自己留下了美丽的石矶作为纪念。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