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已信玉壶里,但恨块垒浇难平。袁安虽僵亦云乐,如此卧游得未曾。
方山冠耸起摩顶,头衔直借吾知能。
【解析】
“舟次”即在船上。“扪心”即扪心自问。“玉壶”指酒器,这里用玉壶比喻心。“块垒”指心中的郁积。“袁安虽僵亦云乐”是说袁安虽然死了,但是他生前的清高和不苟的生活态度,也值得后人去学习。“卧游”是泛指游览、游赏。“如此卧游得未曾”意思是说:这样悠闲地游览,以前还没有过呢。这是诗人的反语。“方山”即华山。“冠耸”指的是山峰高耸入云,像人的头冠一样高。“摩顶”即摩天。“头衔直借吾知能”的意思是说我头顶上的官位,完全借用了我的聪明才智。
【答案】
诗句翻译:
我在船上扪心自问,相信我的心里就像那玉壶一样纯洁。但是,我心中的郁闷却难以平复。虽然袁安已经去世,但是他生前的清高和不苟的生活方式,也值得我学习。华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像人的头冠一样高。而我头顶上的官位,完全借助了我那点聪明才智。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景,“扪心已信玉壶里”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认识和反思。他扪心自问,相信自己的心如玉壶般纯洁透明,但心中却有一块巨石压着自己,让他无法解脱。这里的“玉壶”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深处,而那块“巨石”则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的郁闷和苦闷。这种自我认识和反思,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他认为袁安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生前的清高和不苟的生活方式,也值得自己学习。这既是一种对袁安的尊敬和崇拜,也是一种自我激励和鞭策。然而,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有一块巨石压着自己,让他无法摆脱。这里的“袁安虽僵亦云乐”一句,既是对袁安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安慰和鼓励。最后两句,诗人以华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自己的官职如同华山的山峰一样高耸入云,而他自己则像山顶上的一只鸟儿一样自由自在。这种对仕途的态度,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