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堪避暑,侵晓散晴霞。
载得西湖水,来看六月花。
不因君子泽,那称野人家。
狂醉时相过,香风透碧纱。
【注】姜恒斋:即姜宸英,字恒斋。
盆荷送主人姜恒斋
草堂堪避暑,侵晓散晴霞。
载得西湖水,来看六月花。
不因君子泽,那称野人家。
狂醉时相过,香风透碧纱。
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作者在草堂中避暑,与朋友姜宸英畅饮。夏日六月,荷花盛开,诗人以盆荷赠君,并作《盆莲赠君》诗一首,其序云:“予有盆莲数本,欲与君同之西湖,乃为赋此。”
首句“草堂堪避暑”,说明诗人和友人是在草堂里度过炎夏的。“侵晓散晴霞”,是说天刚亮时,雨过天晴,红日初升,霞光万道。这两句写景,清新明快,生动传神,渲染了草堂中的清凉气氛。
“载得西湖水”二句,承上启下。“六月”点明时令,“来看六月花”则暗示着要送给友人的礼物。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一片好意,也暗含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把西湖的水运来,送到友人手中。友人接过这份厚礼,一定会想到自己将要远行,而“野人家”又缺少这样的礼物,所以诗人要他“不因君子泽”,不要因为自己有了这样贵重的礼品而感到惭愧。这两句是劝慰友人之辞,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也表明了自己的高尚品质。
五、六两句是对友人的祝愿。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经常地来到自己的草堂中来,尽情地享受夏日的欢乐。“狂醉时相过”,是说在酒醉的时候,也要到草堂中来,以便和朋友一起欣赏荷花。最后两句是写草堂环境之美。“香风透碧纱”,是说夏日的荷塘,花香袭人,微风吹拂,令人心旷神怡。“香风透碧纱”,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夏天荷塘的美好景色,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