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帖帖南浦飞,江城清夏昼掩扉。
鄙人生无肉食相,冷嚼冰雪骨不肥。
尚余一点俗缘在,妙药欲仗空王医。
芒鞋径踏药师院,沙路细碎行人稀。
深篁苞绿掩金碧,烟外但闻清磬微。
叩扃拄策得幽径,坠粉簌簌沾人衣。
龙吟鸾啸众仙下,琅玕万个幂四围。
连天一气碧云合,不知林外停炎曦。
移时静对坐磐石,横出旁茁芜不宜。
嫩黄便娟熊袅袅,空翠匼匝香霏霏。
玉声玲珑风解箨,金影琐碎波含漪。
初生劲节不数尺,郁郁已具干霄姿。
修柯似放一头地,转以侧势相撑披。
山僧颇解禅悦味,留客且住携军持。
洗铫细烹叶上露,两腋习习清风吹。
内观了了见症瘕,如饮大药调上池。
渭川千亩贮胸臆,千户侯吾不愿为。
痴心思乘箨龙醉,呼童斸取捆载归。
寒酸笑杀白司马,苦竹绕宅哦新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一次游览药师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药师寺周围的美景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开篇写道:“江云帖帖南浦飞,江城清夏昼掩扉。” 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南国景色,白云缓缓地飘荡在江面上,江城的夏日阳光明媚,人们纷纷闭门休息。接着,他表达了自己对肉食的厌恶,冷嚼着冰雪般的竹子,虽然不肥却很美味。
诗中的“尚余一点俗缘在,妙药欲仗空王医。”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矛盾,他既想摆脱世俗的束缚,又无法完全割舍,就像需要依赖药物来治疗身体一样。
诗人来到了药师寺,看到了寺庙周围的景色:“芒鞋径踏药师院,沙路细碎行人稀。深篁苞绿掩金碧,烟外但闻清磬微。” 这里描绘了药师寺周围的风景,诗人穿着草鞋走在沙路上,周围是茂密的竹林,远处传来清脆的磬声。
他在药师寺中看到了一尊佛像:“叩扃拄策得幽径,坠粉簌簌沾人衣。” 这里的“叩扃”是指敲门,诗人用拐杖敲击寺院的大门,进入了一个幽静的小路。
他又看到了药师寺的僧人:“龙吟鸾啸众仙下,琅玕万个幂四围。” 这里的“龙吟鸾啸”形容僧人的声音如龙吟鸾鸣般美妙,而“琅玕”则是佛教用语,指佛珠,这里可能是指僧人手中的法器。
诗人描述了药师寺的建筑:“连天一气碧云合,不知林外停炎曦。”“连天一气”形容天空的广阔,与药师寺的建筑相映成趣;“炎曦”是太阳的意思,诗人形容太阳仿佛已经停在了药师寺之外。
诗人在药师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移时静对坐磐石,横出旁茁芜不宜。” 在这里,“移时”指的是时间很长,“坐磐石”可能是诗人坐在一块石头上欣赏周围的景色;而“横出旁茁芜不宜”则可能是说周围的杂草被阳光照射得茂盛生长。
这首诗通过描绘药师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世俗生活的矛盾态度。同时,诗人在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