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蜃阁排空出,天遣薶藏付童律。
神龙拿攫守榕根,下有骊珠三十一。
英光长閟七百年,郁律蟠伏全其天。
悔将混沌书眉手,钩取蕤宾跃九渊。
自从剔藓镌苔后,夜夜乾文射南斗。
岂有夸娥负以趋,只愁宝鼎终遭掊。
羊城眼底风尘昏,劫火烧残字傥存。
升沉显晦孰得失,可惜玲珑石不言。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的一首咏物诗,主要描绘了药洲访石图的景象。

首句“峥嵘蜃阁排空出”,描绘了一座巍峨壮观的楼阁,仿佛从天而降,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接着,第二句“天遣薶藏付童律”则表达了对这栋楼阁由天赐予的赞美之情。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薶藏”和“童律”这两个关键词,既表现了楼阁的神秘感,又暗示了它的非凡价值。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石图的细节,进一步展现了楼阁的壮丽。第三句“神龙拿攫守榕根”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画面:一只神龙紧紧抓住榕树的根部,守护着这幅珍贵的石图,使之得以保存。第四句“下有骊珠三十一”则具体说明了石图中的宝物数量,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五句“英光长閟七百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石图的珍视之情。这里,“英光”和“閟”都是关键词,前者形容石图的光辉,后者则是封闭的意思,共同传达了对石图的保护和珍视。

诗人转向对石图本身的感慨。第六句“悔将混沌书眉手,钩取蕤宾跃九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当初选择离开这份珍贵之物的后悔之情。这里,“混沌”和“蕤宾”是关键词,前者形容石图的神秘和古老,后者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两者结合,既表现了石图的珍贵,又表达了诗人对失去这份宝贵之物的遗憾。

第七、八句则从时间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石图的怀念和期待。第九句“自从剔藓镌苔后,夜夜乾文射南斗”,描绘了石图经过岁月洗礼后的风貌,同时暗示了它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第十句“岂有夸娥负以趋,只愁宝鼎终遭掊”,则表达了诗人对石图可能被破坏的担忧和无奈。这里,“夸娥”和“宝鼎”是关键词,前者指的是神话中的大力神夸娥,后者则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两者结合,既表现了石图的价值,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保护的渴望。

最后两句“羊城眼底风尘昏,劫火烧残字傥存”,则转向了现实的层面,描述了羊城的沧桑巨变以及石图遭受的破坏。最后一句“升沉显晦孰得失,可惜玲珑石不言”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石图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强调了石图本身的价值及其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这首诗通过对药洲访石图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