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风露浅,未旦及气滋。
地底沸如汤,驱过热水池。
莫使人气杂,斯取夜养斯。
南涧石草香,迎阳弄葳蕤。
陵冈𢷘丹霞,俯汲以默思。
鸦鹊籁未起,独听樵斧时。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七言律诗。首联写仲夏时节,晨风微露,万物生长。颔联写地底沸腾如汤。颈联写不要让人杂入,取夜养之。尾联写迎阳弄葳蕤。全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夏日山中图,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答案】

诗句释义:夏天的风和太阳的露水都很浅,清晨的露珠还没干透就到了中午。地底沸腾得像开水一样,热得可以驱赶掉池塘里的热水。千万不要让人气杂入其中,应该选择夜晚去养精蓄锐。南边的山涧石草散发出清香,迎着阳光摆动着枝叶。山坡上长满了丹红色的霞光,俯身喝泉水默默沉思。鸦鹊还没有发出声音,独自听着樵夫斧声。注释:仲夏:农历四月。风露:指初夏早晨的雾气。滋:润泽。地底:地下。沸:沸腾。汤:开水。莫使:不要让……杂入其中。斯:此。取:获得;得到。夜养:即“夜栖”,在夜里休息或睡觉的意思。南涧:指山间低洼之地的小溪边。石草:石缝间的青草。葳蕤: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文采斐然,光彩照人。陵冈:山坡。𢷘(zhān)丹霞:红色山崖。默思:沉默地思考。乌鸦和麻雀没有叫声:鸦鹊未起。独听:独自倾听。时:时常。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是写仲夏清晨时分的景象。“仲夏”指夏季最中间的时候,这时正是一年中最温暖的时候,万物都生机勃勃,生长得很快。“晨风”与“露”都是指初夏清晨的景物,“风露”二字写出了此时天气的特点,“风露浅”说明初夏的早晨来得早、来得快。“未旦及气滋”,意思是说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但空气已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万物都在欣欣向荣。这两句诗把一个“早”字写活了,使人仿佛看到一片蓬勃的生机。颔联写的是大地被初夏的阳光晒得热乎乎的样子。“地底”指地下深处,这里用“地底”来代表地面,突出了初夏的炎热,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沸”是动词,表示水在地下翻腾的样子。“汤”是名词,指开水。“驱过热水池”,意思是要把地上的水引到地里去灌溉田里庄稼。这两句诗通过写地底的水沸腾起来,暗示出农民们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地劳作,同时也表明了农民们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颈联写的是不要让人杂入其中、取夜养之的意思。“莫使人气杂”,意思是不要混杂进人的气味,要单独一个人静静地休息、养精蓄锐。“斯取夜养斯”,意思是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得到养精蓄锐的机会。“夜”指夜晚,“养”指休息、养精蓄锐,“夜养”即在夜间休息、养精蓄锐之意。“斯”在这里代指人,“斯取”就是只取这个人。“取夜养”也就是只取这个人,而其他人都不取的意思。尾联写的是迎阳弄葳蕤的意思。“南涧石草香”,意思是南山上的小溪边石缝中的野草散发出香气。“迎阳”指迎着太阳,“弄”是玩弄、欣赏的意思。“葳蕤”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文采斐然,光彩照人。“迎阳弄葳蕤”的意思是迎着太阳玩弄那些长得茂盛的石头草。这两句诗通过对南山上石草的描绘,衬托出了作者的闲适心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在仲夏时节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