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安元嘉与永寿,东京碑字皆未磨。今人独于此碑惜,谓出中郎重摩挲。
或云会稽考古误,太史郎那中郎过。元常元嘉卒史字,稚圭信否图经讹。
箭筈门闲殿基砌,嘉靖年以粗沙劘。赵崡所以慨作跋,跋与洪赵非一科。
谁知此跋宛在此,叶叶蝇楷如擘窠。椒花舫深尘不到,未展额篆先吟哦。
上溯《周礼·职方氏》,下荐巡狩丰年歌。霸陵新丰地特纪,袁君孙君绩骈罗。
昭卬瞻仰女汝合,鉴亨字更加切嗟。惟初分隶次仲作,王萧之志交相诃。
建初熹平源测委,韩诗郑易谚则那。篆与隶分递相减,初但俯仰无撇波。
华山华亭记樊毅,三碑皆系于光和。建宁之前建初后,篆隶斟酌无偏颇。
镕金屈铁六百字,金精白帝高嵯峨。三峰万古一元气,想见于此旋义娥。
精神融结到此本,二百年前已无多。云驹云雏二东子,墨庄楼中同手摩。

【诗句】

  • 汉安元嘉与永寿,东京碑字皆未磨。今人独于此碑惜,谓出中郎重摩挲。
  • 或云会稽考古误,太史郎那中郎过。元常元嘉卒史字,稚圭信否图经讹。
  • 箭筈门闲殿基砌,嘉靖年以粗沙劘。赵崡所以慨作跋,跋与洪赵非一科。
  • 谁知此跋宛在此,叶叶蝇楷如擘窠。椒花舫深尘不到,未展额篆先吟哦。
  • 上溯《周礼·职方氏》,下荐巡狩丰年歌。霸陵新丰地特纪,袁君孙君绩骈罗。
  • 昭卬瞻仰女汝合,鉴亨字更加切嗟。惟初分隶次仲作,王萧之志交相诃。
  • 建初熹平源测委,韩诗郑易谚则那。篆与隶分递相减,初但俯仰无撇波。
  • 华山华亭记樊毅,三碑皆系于光和。建宁之前建初后,篆隶斟酌无偏颇。
  • 镕金屈铁六百字,金精白帝高嵯峨。三峰万古一元气,想见于此旋义娥。
  • 精神融结到此本,二百年前已无多。云驹云雏二东子,墨庄楼中同手摩。

【译文】
汉安元嘉年间与永寿,东京的碑文都还没有磨砺。现在的人们独自在这里感叹,认为这是中郎精心摩挲过的。
有人怀疑是会稽的考证有误,太史郎哪里比得上中郎?元常元嘉年间的卒史字,稚圭信否呢?图经有错误。
箭筈门旁的殿堂基石,嘉靖年以粗沙打磨。赵崡因此感慨作跋,跋与洪赵不是一类。
谁知这个跋语竟然如此准确,每一个字都有蝇头小楷。椒花舫深处尘不落,还未展开额篆就先吟咏了。
追溯《周礼·职方氏》的内容,下面是巡狩丰年的颂歌。霸陵、新丰两地特别记录,袁君、孙君的成绩如连串的珠玉排列。
昭阳、望舒瞻仰女色,鉴亨字更加感慨悲切。当初分为隶字和楷书,王萧之志互相指责。
建初、熹平源头流变,韩诗、郑易的评论如何呢?篆体与隶体交替减少,开始只是俯仰笔势没有撇波。
华山华亭记樊毅,三块碑上都刻着光和年号。建宁之前的建初之后,篆体和隶体的权衡恰到好处。
熔化金子、屈曲铁器六百字,金精白帝高耸入云。三座山峰万古一体的元气,想象中从这里盘旋上升的是月神。
精神和文字融为一体到了极点,两百年前就已经很少了。云驹云雏两位东子,墨庄楼上共同切磋琢磨。
【赏析】
此诗为朱竹君所作,为汉安元嘉与永寿的华山庙碑歌而作。这首诗主要通过碑文的形式赞美华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首句“汉安元嘉与永寿,东京碑字皆未磨。”直接点出了题意,即讨论的华山庙碑位于汉安元嘉与永寿之间,且尚未经过磨砺。这里的“东京”可能指的是当时的京城长安,也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洛阳,因华山庙碑位于华山附近,故可能是指华山附近的地区。此外,“东京碑字皆未磨”也隐含了碑文可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且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修复。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述了华山庙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今人独于此碑惜,谓出中郎重摩挲。”这里指出了人们对碑文的重视和珍惜,可能是因为碑文的珍贵价值或者书法技艺的高超。“或云会稽考古误,太史郎那中郎过。”则是对前两句的质疑和反驳,有人认为会稽的考证有误,而太史郎的说法则显得过于轻率。这一部分可能是在讨论碑文的来源和真实性问题。

接下来的句子转向了碑文本身的艺术价值。“箭筈门闲殿基砌,嘉靖年以粗沙劘。”描绘了碑文周围环境的场景,以及嘉靖年间用粗沙打磨碑文的细节。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碑文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还体现了古人对文物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最后几句则转向了对碑文内容的解读和欣赏。“赵崡所以慨作跋,跋与洪赵非一科。”这里提到了赵崡(可能是一位书法家或学者)对于碑文的感慨和创作跋文的行为。他的作品与洪赵(可能是指另一位书法家或学者)有所不同,这表明了不同人对同一文本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庙碑的描述和分析,展示了古人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视,以及对文字艺术的追求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