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政宣翰林画,题字大定明昌闲。其时金已{辶止}都汴,绿云红雪堆三山。
却想花石运艘日,笙瓦百货笔莫述,竟借蔓草离黍看。
梁园清明花几落,鹊山寒食酒又残。长沙百年追世泽,钤山千镪输权奸。
文江才子簿作记,南濠题跋语可删。传闻内臣窃胠箧,御沟藏弆力所殚。
或疑匿去入冯保,保也手跋今尚完。向来青父踵性父,不言李祁与吴宽。
冯后流落托谁手,瘦金签迹觅已难。主人具眼富搜择,此物自归天不悭。
晴窗吾辈得目饫,一洗平日胸回环。可作《易图》玩消长,又作《无逸》《豳风》观。
画家一技乃至此。呜呼此乃真择端。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这幅作品的赞美之情,同时借画作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和民生凋敝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第一句“呜呼政宣翰林画,题字大定明昌闲。”表达了作者对张择端的才华的赞叹,认为他的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第三句“其时金已{辶止}都汴,绿云红雪堆三山。”描绘了当时的金朝已经灭亡,只剩下一座空城。同时,也暗示了北宋灭亡后,南宋的建立。

第四句“却想花石运艘日,笙瓦百货笔莫述,竟借蔓草离黍看。”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感叹。他认为南宋虽然表面上繁华,但实际上却是一片萧条,人们生活在困苦之中,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无法保障。

第六句“梁园清明花几落,鹊山寒食酒又残。”则进一步描绘了南宋社会的荒凉景象。清明节时,花儿凋零;寒食节时,酒席散尽。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十分凄凉。

第七句“长沙百年追世泽,钤山千镪输权奸。”则是对南宋政治黑暗的揭露。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比南宋与北宋,表达了自己对南宋政权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第八句“文江才子簿作记,南濠题跋语可删。”则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文化繁荣的赞扬。他认为尽管南宋政治腐败,但文化仍然繁荣,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最后两句“传闻内臣窃胠箧,御沟藏弆力所殚。或疑匿去入冯保,保也手跋今尚完。”则是作者对南宋政治黑暗的批判。这里,作者通过对内臣盗窃国家财物的行为进行揭露,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同时,他也提到了冯保这个人物,认为他虽然有权力,但他却没有珍惜自己的权力,反而将国家的财产用于个人享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北宋和南宋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感慨,同时对当时的文化繁荣也表示了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