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过空山,凉风吹路干。
草深人迹乱,春嫩马蹄寒。
万户炊烟动,一鞭云影残。
逶迤东望处,日色满长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分析诗歌中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解及注释中的提示进行具体的赏析。

“疏雨过空山,凉风吹路干。”意思是稀疏的雨点穿过静寂的空山,凉风拂动道路使之干燥。这里描写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疏雨”是稀疏的雨点,“空山”指深山之中,山中无一人。“凉风”是清凉的风,“路”指道路。“凉”字写出了天气的凉爽,“干”字写出了风力的强烈。

“草深人迹乱,春嫩马蹄寒。”意思是草木茂盛,人行其间,留下的痕迹杂乱无章;春意盎然,马儿蹄下踏出的泥土冰凉刺骨。这里描写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草深”是草很茂盛,“人迹”即人踩踏后留下的痕迹。“嫩”是形容春天刚长出的小草,“马蹄寒”是说小马的蹄子因为刚刚长出来的新草而感到冷,表现出春天的寒冷。

“万户炊烟动,一鞭云影残。”意思是万家的炊烟随风飘动,一鞭快马的影子已消失于远方。“户”通“怙”,“炊烟”指人家炊烟,“动”有飘动之意。“残”表示消逝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随着快马的飞驰,远处人家的炊烟随风飘荡,快马的影已消失在天际。

“逶迤东望处,日色满长安。”意思是我顺着曲折的道路向东望去,长安城在阳光映照下显得十分灿烂。“逶迤”是曲折的样子,“东望处”是向东眺望的地方。“日色满长安”意思是太阳的光芒洒满整个长安城。这里的“日色”指夕阳西下,太阳的光芒,“长安”代指京城长安。“日色”与“日色满长安”连用,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稀疏的雨点穿过静寂的空山,凉风拂动道路使之干燥。草木茂盛,人行其间,留下的痕迹杂乱无章;春意盎然

,马儿蹄下踏出的泥土冰凉刺骨。万家的炊烟随风飘动,一鞭快马的影子已消失于远方。沿着曲折的道路向东

望处,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长安城。

赏析:

全诗通过对一个行人傍晚时在空山行走的所见所感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典型的暮色苍茫的黄昏景象。诗人通过描摹

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思乡情怀。此诗语言平易浅显,但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