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窜遐荒,玉门幸生入。
久霾沙碛场,形骸空骨立。
到门人不识,亲戚尽垂泣。
相对疑梦中,无语声鸣唈。
惊魂滞天外,恍惚招未集。
久客乍还家,反觉非所习。
触物增感端,百忧纷相袭。
往事何足陈,伤心悔无及。

归里

七岁窜遐荒,玉门幸生入。

久霾沙碛场,形骸空骨立。

到门人不识,亲戚尽垂泣。

相对疑梦中,无语声鸣唈。

惊魂滞天外,恍惚招未集。

久客乍还家,反觉非所习。

触物增感端,百忧纷相袭。

往事何足陈,伤心悔无及。

注释:

  • 七岁窜遐荒:七岁时被流放到边远荒凉的地方。
  • 玉门幸生入:幸运地来到玉门关(古称玉门)。
  • 久霾沙碛场:长期在沙漠和沙丘之间徘徊。
  • 形骸空骨立:形容身体消瘦,骨头凸出的样子。
  • 到门人不识:回到家门前时,人们不认识他。
  • 亲戚尽垂泣:家里的亲戚们都哭泣起来。
  • 相对疑梦中:彼此相对,感觉像是在梦中一般。
  • 惊魂滞天外:惊恐的魂灵仿佛停滞在空中。
  • 恍惚招未集:恍惚间好像还没有回到现实中。
  • 久客乍还家:长时间在外的客人突然回来了。
  • 反觉非所习:反而觉得不是自己的习惯和舒适。
  • 触物增感端:接触事物时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和悲伤。
  • 百忧纷相袭:许多忧愁不断涌现。
  • 往事何足陈: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值得提及了。
  • 伤心悔无及:后悔当初的决定,现在已无法挽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中的一首,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太阳依傍着西山缓缓下落,黄河朝着大海滔滔东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想要看到更远的风景,应当再登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站在高楼上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