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依旧上竿来,谁许沧溟跋浪开。
已判沈沙埋折戟,那能余沥乞分杯。
楚囚空洒新亭泪,栎社终非大厦才。
径欲拂衣从贺老,鉴湖一碧净无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赠李伯阳》,全诗如下:

爱伯赠诗有国事艰难正乏才句重感其意叠韵志愧
鲇鱼依旧上竿来,谁许沧溟跋浪开。
已判沈沙埋折戟,那能余沥乞分杯。
楚囚空洒新亭泪,栎社终非大厦才。
径欲拂衣从贺老,鉴湖一碧净无埃。

注释:

  • 爱伯:指作者的朋友,可能是一位文人或学者。
  • 国事艰难:国家事务十分困难,需要人才。
  • 正:正是,表示时间紧迫。
  • 乏才:缺乏人才。
  • 重感:再次感受到。
  • 叠韵:诗歌中押韵的方法。
  • 志愧:感到惭愧。
  • 鲇鱼:一种鱼类,生活在河流中。
  • 上竿:钓鱼的意思。
  • 谁许:谁能允许。
  • 沧溟:大海。
  • 跋浪:逆流而上。
  • 已判:已经决定。
  • 沈沙:沉没在泥沙中。
  • 折戟:折断的戟,比喻失败。
  • 余沥:剩余的水。
  • 新亭泪:新亭哀泣。
  • 栎社:橡树社,古代的一个地名。
  • 终非:最终不是。
  • 大材:伟大的才能。
  • 径欲:直接想要。
  • 贺老:指贺知章。
  • 鉴湖:位于浙江绍兴的湖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爱伯和对其才华的赞赏之情。首句“爱伯赠诗有国事艰难正乏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怀。接下来的句子“鲇鱼依旧上竿来,谁许沧溟跋浪开”,用鲇鱼比喻朋友,暗示他仍然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不畏艰难。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已判沈沙埋折戟,那能余沥乞分杯”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担忧,认为他可能会面临困境。

接下来的诗句“楚囚空洒新亭泪,栎社终非大厦才”,则是对朋友的劝诫,希望他不要过于悲伤,也不要过于自满。最后两句“径欲拂衣从贺老,鉴湖一碧净无埃”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自己想要追随贺知章学习的愿望,同时也希望家乡的湖水永远清澈如镜。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展现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