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钟三四声,庭树苍烟合。
月气凉到门,不觉人影湿。
孤檠黯无光,欹床时暝立。
之子静者流,清尚耽禅习。
哦诗夜柝沈,怖鸽响遥答。
空除履迹稀,西风扫零叶。

诗句解析

1 “寺钟三四声”:描述了寺庙的钟声响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1. “庭树苍烟合”:描绘了夜晚的庭院景象,树木在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
  2. “月气凉到门”:强调了月亮的清凉感,可能是指初秋的夜晚。
  3. “不觉人影湿”:月光使得人的影子变得湿润,给人一种冷的感觉。
  4. “孤檠黯无光”:孤独的灯没有光芒,可能意味着夜深人静,没有其他人。
  5. “欹床时暝立”:倚靠在床边,站立不动,可能是在思考或等待某人的到来。
  6. “之子静者流,清尚耽禅习”:描述了一个安静的人,他喜爱禅修,追求清净。
  7. “哦诗夜柝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吟咏诗歌,可能是在反思或冥想。
  8. “怖鸽响遥答”:恐惧的鸽子叫声远远传来,可能是一种不安的表现。
  9. “空除履迹稀,西风扫零叶”:除了足迹之外,只有西风吹落的叶子,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译文

深夜时分,寺钟三二声,庭院里烟雾朦胧,月光清凉地洒在门外,让人感到寒意。身影在月影中显得模糊,孤单的灯光黯淡无光,倚靠床边站立不动,像是在沉思。那位喜欢禅修的静谧之人,深夜吟咏诗歌,回应着远处传来的恐惧的鸽子叫声。除了自己的足迹,只有西风吹落的树叶在空中飞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夜晚宁静美景的感受,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寺钟声、月光、落叶等,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同时,诗中的禅意也展现了作者追求心灵平静和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