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暗林木,空堂人语清。
夕阴深闭户,寒色远侵城。
遥雁闻砧起,秋虫向烛鸣。
菰蒲江上路,岿梦傥难成。
【注释】
- 雨夜:指在下雨的夜晚。
- 积雨暗林木,空堂人语清:由于下了一整天的雨,树木都被雨打得湿漉漉的,显得阴暗;而屋内却是一片宁静,只有说话声清晰可闻。
- 夕阴深闭户,寒色远侵城:傍晚时分,天色阴沉,人们纷纷关门闭户,寒气已经远远地侵入了城墙。
- 遥雁闻砧起,秋虫向烛鸣:远处传来了雁叫的声音,而蟋蟀也随着灯光一起叫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 菰蒲江上路,岿梦傥难成:在这条江路上,菰草和蒲苇长得十分茂盛,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而诗人却只能在梦中想象这些美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遗憾之情。
【赏析】
《雨夜》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无奈。
首句“积雨暗林木”,以“积雨”二字起兴,既点明了时间(晚上),又交代了天气状况,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压抑的氛围基调。接着,“空堂人语清”一句,虽然外面大雨滂沱,但室内却非常安静。这句中的“静”字,既是对外面环境的反衬,又是对内心世界的抒发。这种内外反差,使得诗人的心境更加复杂。
“夕阴深闭户,寒色远侵城”,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寒冷和寂静。诗人用“夕阴”、“寒色”等词,营造出一种凄清、冷清的氛围。而“远侵城”则暗示了这种寒冷已经远远地侵袭了城墙,使得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凄凉之中。
“遥雁闻砧起,秋虫向烛鸣”,两句诗则转向了声音和光影。远方传来了雁叫声,而蟋蟀也在烛光中鸣叫,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声音的传递,也表现了光影的变化,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然而,这种声音和光影的变化并没有给诗人带来任何慰藉,反而让他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菰蒲江上路,岿梦傥难成”,两句诗则回到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在这条江路上,菰草和蒲苇长得十分茂盛,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然而,诗人却只能在梦中想象这些美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遗憾之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失落。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无奈。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