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陛赓歌际盛时,人闲弦管不教持。
寓言本是南华旨,翻作西涯乐府辞。
【解析】
题金桧门总宪观剧绝句,题目出自《虞伯施诗集》。“虞陛”是唐玄宗时的宰相姚崇,“赓歌”指歌颂。“南华”是庄子的号,“西涯”指宋高宗赵构,“人闲弦管不教持”意为:当太平盛世,人们悠闲自得时,不用弹琴唱歌。“寓言本是南华旨”,意即寓言本就是庄周的主旨。“翻作西涯乐府辞”,意为:被改编成宋代皇帝赵构的《乐府》歌词。
【答案】
这首诗描写的是虞伯施观看戏剧的情景。虞伯施是唐朝的一位大臣,他喜欢看戏,在观赏完戏曲之后写了这首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事。
前两句:“虞陛赓歌际盛时,人闲弦管不教持。”意思是:唐玄宗(虞伯施)在欣赏戏剧的时候,正值国家繁荣昌盛之时,人们悠闲自在,不需要弹奏乐器来娱乐自己。“赓歌”原指继续歌唱,这里借指欣赏戏剧。
后两句:“寓言本是南华旨,翻作西涯乐府辞。”意思是:原本寓言的意思就是庄子的主旨,可是现在却被改编成了宋朝皇帝赵构的《乐府》。“寓言”是指寓言故事,这里指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南华”是庄子的别称,“西涯”指宋高宗赵构。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虞伯施观看戏剧的情景。虞伯施是唐朝的一位大臣,他喜欢看戏,在观赏完戏剧之后写了这首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事。
首联“虞陛赓歌际盛时,人闲弦管不教持”。这一句以“赓歌”起兴。赓歌,就是唱歌的意思,也可以说是诗歌演唱。虞伯施是唐玄宗时期的人,他喜欢唱戏。“际盛时”三字,表明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人闲弦管不教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因为国家安定而富强,所以百姓们可以安心地从事生产劳动,用不着去弹琴、吹箫等乐器。这一句写出了当时国泰民安的社会景象。
颔联“寓言本是南华旨,翻作西涯乐府辞”。这一句承接上句而来,进一步说明原因。“寓言”是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南华”指的是庄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寓言本是南华旨”,意思是说,本来寓言就是表达庄子思想的,可是现在却变成了宋王朝皇帝赵构的剧本了。“西涯”指宋高宗赵构,他在位期间实行投降政策,苟且偷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尾联“寓言本是南华旨,翻作西涯乐府辞”。“翻作”一词,有改变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原本用来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寓言,现在却被改头换面地写成了宋朝皇帝赵构的剧本了。“乐府”是指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后来也被用来指代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