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金戈迹久陈,升平时节物同春。
儿终厮养无奇策,客似相如亦贱臣。
比屋老渔闲挂网,拾樵村媪竞担薪。
从教风日酣高树,合遣余温拂冻鳞。
这首诗的原文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如下:
赵北口题壁
铁马金戈迹久陈,升平时节物同春。
儿终厮养无奇策,客似相如亦贱臣。
比屋老渔闲挂网,拾樵村媪竞担薪。
从教风日酣高树,合遣余温拂冻鳞。
注释:
- 铁马金戈迹久陈:指战马和兵器已经长时间被搁置。
- 升平时节物同春:在太平时期,万物与春天一样。
- 儿终厮养无奇策:孩子最终被抚养长大,没有特殊的策略。
- 客似相如亦贱臣:像司马相如那样的客人也被视为贱臣。
- 比屋老渔闲挂网:每家的老渔夫都悠闲地挂着鱼网。
- 拾樵村媪竞担薪:拾柴的老人也争相去砍柴,准备取暖。
- 从教风日酣高树:任由风吹日晒,享受阳光照耀。
- 合遣余温拂冻鳞:让余温温暖着鱼儿的鳞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平时代的乡村景象。诗人用“铁马金戈迹久陈”来表达过去战争的痕迹已消失,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接着,他用“升平时节物同春”来赞美这个时代的繁荣和和谐。
在描述人物时,诗人选取了不同的角色,如孩子、老人和樵夫,他们各自忙碌于自己的生活中。孩子们可能正在玩耍或学习,而老人可能在照顾家庭和农活,樵夫则忙于收集柴火。这些细节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从教风日酣高树,合遣余温拂冻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和安慰。
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美好场景,传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和自然美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