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路千寻一线环,沿缘石角缓跻攀。
登高宋使孤烟散,唱凯辽师倦羽还。
袖底瓯翻星汉水,马前笏插塞门山。
我来平世家中外,不觉行经虎豹关。

南天门

岭路千寻一线环,沿缘石角缓跻攀。

登高宋使孤烟散,唱凯辽师倦羽还。

袖底瓯翻星汉水,马前笏插塞门山。

我来平世家中外,不觉行经虎豹关。

注释:

  • 南天门:指南岳衡山的南天门,是衡山的重要景点之一。
  • 岭路:山路或山间的小路。
  • 千寻:形容山很高。
  • 一环:像环一样环绕。
  • 沿缘:沿着边缘。
  • 石角:岩石的角落。
  • 缓跻攀:慢慢地攀登。
  • 登高:登上高处。
  • 宋使:宋朝的使者,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 孤烟:孤单的烟,形容景色凄凉或孤独。
  • 唱凯:唱歌庆祝胜利。
  • 辽师:辽国的部队,这里指的是敌人。
  • 倦羽:疲倦的羽毛,比喻疲劳或失败。
  • 袖底瓯:袖子里的茶碗。
  • 星汉水:银河般的流水,这里可能是指湘江。
  • 马前笏:马前的笏板,古代官员出行时使用的手板。
  • 塞门山:山名,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境内。
  • 平家:平易、平坦的意思。
  • 内外:内里和外面。
  • 虎豹关:形容险要的地方,如虎豹守卫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南天门景色的诗。首句写南天门的道路曲折而狭窄,只有一线可以通行;次句写诗人沿着山道缓缓向上攀登;第三句写登上高处后,可以看到宋国的军队已经散去,辽国的部队也已经疲惫不堪地返回;第四句写诗人在衣袖里倒出茶来喝,手中握着马前的手板,仿佛看到了银河般的流水;第五句写诗人在山路上看到远处的山峰,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第六句写诗人来到这里后,感到这里的风景优美壮丽,让人心旷神怡;第七句写诗人来到这里后,感到这里的地形险要,如同虎豹守卫的地方一般;最后一句写诗人来这里游览了一番之后,感叹自己的行程已经结束了。整首诗通过描写南天门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