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烟雨认前村,罗汉秋深锁洞门。
天际塞鸿云翼迥,云中江树绿阴繁。
风凄巫峡猿啼血,雾暗潇湘客断魂。
画意诗情闲触拨,蚕丛另辟一乾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雁门》。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解释:
苍茫烟雨认前村,罗汉秋深锁洞门。
天际塞鸿云翼迥,云中江树绿阴繁。
风凄巫峡猿啼血,雾暗潇湘客断魂。
画意诗情闲触拨,蚕丛另辟一乾坤。
译文:
在苍茫的烟雨中,我依稀辨认出了故乡的前村。山间秋色浓郁,仿佛将洞口都封锁了。
天边飞翔的雁群,在云层之上翱翔,它们展翅高飞的景象令人瞩目。云中的江树上,浓密的树叶显得格外繁茂。
风声凄凉如同巫峡中的猿猴啼叫,迷雾弥漫使得潇湘之地变得朦胧不清,让人感到一种失落和迷茫。
诗中有绘画般的意境,有如诗般的情感,让我随意地触碰着,感受着。而那遥远的蚕丛,似乎为这片天地又开辟出一个独立的空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其晚年时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以“雁门”为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两句“苍茫烟雨认前村,罗汉秋深锁洞门”,描绘了一幅苍茫的秋日景色,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前方的村庄,烟雾缭绕,仿佛可以辨认出熟悉的家乡。山间的秋意浓郁,仿佛将洞口都封锁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诗人转向天空,描述了天际飞翔的雁群,以及云中的郁郁葱葱的江树。这些景象不仅美丽,还带有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
诗人转向了远方,描述了风声和雾气。风声凄凉如同巫峡中的猿猴啼叫,迷雾弥漫使得潇湘之地变得朦胧不清,让人感到一种失落和迷茫。这种描述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忧伤和无助。
最后两句“画意诗情闲触拨,蚕丛另辟一乾坤。”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自己的笔触,将画意和诗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蚕丛则象征着诗人的独立精神,他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独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