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梦江南逐去潮,却从乌石话金焦。
战场极目涛犹怒,时事填膺酒易消。
三径蓬蒿容仲蔚,满山藜藿待宽饶。
日华转眼开春殿,天上风珂想早朝。
【注释】
《浣溪沙·别梦江南逐去潮》:别后梦回,只见海潮退去。
《乌石山》诗:乌石山位于福州西郊,是福州的名胜之一。
《金焦山》诗:金焦山位于福州东郊,因山形似金而名金焦。
《时事赋》:指当时政治形势。
《三径》:指作者自己的家宅,有“归隐”之意。蓬蒿:草野。仲蔚:人名,与作者交好。藜藿:指隐居生活。宽饶:人名,作者好友。风珂:指玉饰。想:希望。早朝:指皇帝登朝,朝廷上举行盛大典礼。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主试闽省之时。首句“别梦江南逐去潮”,以梦境的形式写自己离开故乡的情景,暗示出他此时的心情是复杂而矛盾的。次句“却从乌石话金焦”,写自己到乌石山(在福州市)与友人相见,并谈及家乡金、焦二山。乌石山,一名五虎山,在福州城西北。据传晋王敦欲起兵谋篡晋室,其心腹王恺说:“闻五山郁然出云,此天之所兴也。”遂命凿断之,以绝王氏之望。《晋书·王导传》亦载:“王敦将篡,使温峤求为外援,导曰:‘峤非王氏子,何能为之用?’乃止。”又《世说新语·言语》注引《晋安帝纪》云:“王敦之乱,温峤、庾亮等率众赴难。至乌衣,温峤谓庾亮曰:‘今石头路狭,车马不得交驰,若贼徒填街,无所逃避,卿意如何?’亮曰:‘自当相随。’于是俱下马步走,贼追及之,亮手执亮手共入诸宫门;既而亮觉,知复寻己,乃脱所着之服帽,令左右易之;贼不疑亮,复共入台。既尔,复更相扶携,同升长干北楼,贼乃散去。”据此,乌石山又称五虎山,故称“乌石”。
下片由景入情,抒写对国事的关注和感慨。“战场极目涛犹怒”,化用杜甫《洗兵马》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意即国家处于战乱之中,作者虽已年老多病,但依然关注国家前途命运,忧心忡忡。“时事填膺酒易消”,则进一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三径蓬蒿容仲蔚,满山藜藿待宽饶”,以隐居者的生活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表示要像古人一样隐居山林。“日华转眼开春殿,天上风珂想早朝”,以神话中瑶池仙境的美好景象来反衬现实社会的黑暗腐败,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怒。
全词借古喻今,托物言志,寄寓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