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灭元知色是空,可堪倾国付东风。
唤醒绮梦憎啼鸟,罥入情丝奈网虫。
雨里罗衾寒不耐,春阑金缕曲初终。
返生香岂人间有,除奏通明问碧翁!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以“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四首”为题,表达了他对落花和春梦的深深感慨。

我们来看第一句:“生灭元知色是空,可堪倾国付东风。”这句诗的意思是:生命和事物的变化原本就是空无的,但人们却将国家倾覆给了东风。这里的“生灭”指的是生命的存在和消失,而“元知色是空”则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考,即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最后一句“可堪倾国付东风”,则是对历史的讽刺,指出人们将国家命运寄托在东风上,却不知道东风会改变一切。

第二句:“唤醒绮梦憎啼鸟,罥入情丝奈网虫。”这句诗的意思是:唤醒了美好的梦想,却被鸟声打扰;情感纠结如网,却又无法摆脱。这里的“绮梦”指的是美好的梦想,而“唤醒”则是指被惊醒。“憎啼鸟”是因为被鸟声打扰而生出的厌烦感,“罥入情丝奈网虫”则是说情感纠葛如同网上的虫子,难以挣脱。

第三句:“雨里罗衾寒不耐,春阑金缕曲初终。”这句诗的意思是:雨中的罗衾让人感到寒冷,春天的金缕曲已经走到了尽头。这里的“罗衾”指的是用丝绸做成的被子,用来保暖。“寒不耐”则是一种无奈的感觉,表示无法忍受寒冷。“春阑金缕曲初终”则是说春天已经过去,金缕曲也走到了尽头。

第四句:“返生香岂人间有,除奏通明问碧翁!”这句诗的意思是:返生香气难道人间真的有?除了向通明君询问,别无他法。这里的“返生香”是一种比喻,指梦境中的美好景象。“除奏通明问碧翁”则是说除了向通明君询问,别无他法。这里的“除奏”指的是陈述自己的疑问,“通明君”则是一种象征性的称呼,代表着智慧和公正的人。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他通过描绘落花、春风等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他的诗句简洁而有力,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